美文网首页齐悦梦想大型社群
《中庸》阅读感悟(二)――中庸之道

《中庸》阅读感悟(二)――中庸之道

作者: 周卫英 | 来源:发表于2019-09-14 07:23 被阅读0次
《中庸》阅读感悟(二)――中庸之道

清晨六点,外面还一片漆黑,只有淅淅沥沥的雨声和隐隐约约的蛐蛐声。心情宁静,开始继续感悟《中庸》。

边读边写,用最浅显的方式表达,把每一个字都搞清楚。这种方法可以促使自己专注阅读,精细思考,避免不求甚解,囫囵吞枣。

“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

“中”就是平静和宁静的心态,就是曾国藩说的“诚”,就是《大学》说的“正”。这里的“和”就是“中庸”,和谐,适度,无过也无不及。

这里的“中”既可以做名词读zhōng,意思是没有情绪的状态。也可以做动词读zhòng,意思是“符合”。古代字词少,所以人们把一个字词当成几个用,很灵活,给我们今人的阅读造成很多困难。

《大学》里说,之所以说修养自身的品性要先端正自己的心思,是因为心有愤怒就不能够端正;心有恐惧就不能够端正;心有喜好就不能够端正;心有忧虑就不能够端正。

“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天地万物的好坏取决于我们的内心。我们心态正常了,看到的一切都是和谐美好的。

“孔子说,君子中庸,小人违背中庸。君子之所以中庸,是因为君子随时做到适中,无过无不及;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是因为小人肆无忌惮,专走极端。”

“中庸”就是“中和”,就是“平常心”。有大智慧的人能够做到适度,而小聪明的人只会走极端。

孔子把中庸看做是最高的修行成就了,却很少有人能够达到。

大道至简,也至难。

“中庸之道为什么不能落到实处?因为聪明的人自以为是,认识过了头;愚蠢的人智力不及,不能理解它。

中庸之道不能弘扬光大,是由于贤能的人做得太过分,不贤的人根本做不到。就像人们每天都要吃喝,但却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品尝滋味。”

读到这里就想起《大学》里的话:“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意思是说,心不专注在当下的人,就会出现视而不见其物,听而不闻其音,食而不知其味。所以修心一定要内心中正。

做事一心不乱的人很少,大部分人都是三心二意,心猿意马,回忆过去,担忧未来,从来没有活在此时此地,没有真正的幸福。

相关文章

  • 《中庸》阅读感悟(二)――中庸之道

    清晨六点,外面还一片漆黑,只有淅淅沥沥的雨声和隐隐约约的蛐蛐声。心情宁静,开始继续感悟《中庸》。 边读边写,用最浅...

  • 《中庸》首读笔记(2019.9.11~14)

    《中庸》首读笔记(2019.9.11~14) 一、感悟、启发: 细述什么是中庸之道、如何行中庸。 修身、齐家、治国...

  • 何为中庸之道?

    原文: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中庸》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为人处世遵循中庸之道,小人则往往违背中庸之道。...

  • 【浅析系列】《中庸》第十三章(正文1)

    《诗》部分:“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 君子是中庸之道的化身,也是中庸之道的承载者,更是中庸之道的传承、创新以及发...

  • 朱子对“中庸”的赞美

    在《中庸》一书中,朱子把“中庸之道”从多个方位进行赞美,目的就是要人们都能尊崇中庸之道。 “中庸”,即“中和”,这...

  • 中庸之道的真实含义

    中国人都普遍熟悉中庸之道这个名词,但是不少人都根据字义错解了中庸之道的真正含义,以为中庸之道就是凡事折中处理、...

  • 中庸之道与项目管理

    【引言】 中庸之道不是“和稀泥”,中庸之道是看待事物和解决矛盾的大智慧,本文介绍了中庸之道的基本思想,梳理了使用中...

  • 2019-1-7晨间日记

    今天是什么日子 起床:5:35 天气:晴好 任务清单 周目标·完成进度 学习·信息·阅读 教养,中庸之道。 中庸是...

  • 中庸之道有其自身的一些特性

    中庸之道的特性有哪些呢? 我自己的理解,应该说有两个。 一个是,中庸之道即广大,而又精微。 所谓广大,是说中庸之道...

  • 中庸之道(2)

    何谓中庸之道? 儒家认为,中庸为人生之大道,是与事业、生活乃至健康息息相关的根本道理。 要理解中庸之道,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庸》阅读感悟(二)――中庸之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ppoy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