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亲戚约好早上带孩子一起去上培训班,我预计7:30从家里出发我才不会上班迟到,可孩子到点没睡醒,起不来,在撒气。爸爸的处理方式跟我以前差不多,着急的催他,可是通常都不怎么管用,他从房间走到客厅开始哭,奶奶上来关心几句,爸爸又气又急,奶奶再说几句应该怎么怎么样,孩子更加恼怒了,气氛僵持起来。

看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我也着急! 很明显,原来的方法不能再用了,我得试试别的。
我拿着他喜欢的精油坐到他身边,并在心里预设了先后顺序:薰衣草、野橘、薄荷。我摸摸他的后背,问他“好些了吗?”
接着,我给他依次闻了前两种,他说想闻久一点的是薰衣草,而竟然不是平时最喜欢的野橘,这让我有点小意外!也许薰衣草此刻带来的缓解正是孩子需要的吧!

我把诧异放在一边,先满足他的小要求,再趁势打开薄荷放在鼻子前嗅了几下,说“好醒脑啊,感觉有一股凉凉的气味穿透了鼻腔,到了身体里了,你要不要试试? 很醒瞌睡的!”
他很顺从深深地吸了几口气,似乎真的清醒了很多。这时候时机合适了,让他去洗漱他也很配合。
短短几分钟的嗅吸解决了一次情绪的拉锯战,芬芳的精油是无形的情感纽带,让人柔软却又能以柔克刚。

【情境解析】
1.催促没睡醒的孩子去洗漱,我们的焦点停留在快点洗漱上,而孩子的焦点在于没睡醒的感受和不得不起床的纠结心情,双方不在一个频道上,说的话自然就作用不到他心里去。
2.摸摸孩子的后背,问问他的感受,孩子感受到自己有困顿的感受是被允许的、自己是被被关心的,有撒气的行为是被接纳的,自己是安全的。
3.在嗅吸精油时,他的感受从困顿而且不被理解的,变成了略微有些舒缓的,他的注意力从涣散到集中,并可以开始被自己调用了。
4.我觉得这次做得最好的,是顺着孩子的意志让他选择喜欢的气味多闻一闻。在这短短的几十秒里,一丝微弱的掌控感、自主感触发了他的意识回到了自我管理(我该去洗漱了),情绪和行为快速回归正轨。
—————————————————————————
【我是谁】
我是大麦茶,线下是一名国企宝妈,工作十几年,我觉得唯有不断学习才能掌握自己的人生、培养好孩子。于是,我不断修习,成为一名持证的人力资源管理师、心理咨询师。
在线上世界里,我在思维导图、个人成长、亲子关系、人本主义心理学、知识付费的社群运营方面稍有积累。
经过对自己的不断梳理,自我认识越来越清晰,我很清楚我需要不断打磨和充实的标签是:
1.宝妈
2.国企HR
3.i.m.m.思维导图、心理学的受益者和分享者
4.芬芳精油带来的美好生活体验
接下来,我会继续分享一些我的心得和自我梳理,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欢迎你搜索我在简书上的其他文章来了解我,也欢迎同频的你链接我,很高兴与新伙伴们一同精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