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地名经过文人的宣染之后,开始变得有趣起来,例如:“常德德山山有德,长沙沙水水无沙“,是不是意味深长,令人深思。这两句现在几乎天下皆知了。
无独有偶,在祖国北西边陲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两个地名我从地质学的角度来把玩一下:“北疆富蕴天藏富,南疆沙雅地无沙。”说的是两个县名。
富蕴县属于北疆的阿勒泰地区管辖,该县虽偏居一隅,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的确是富甲一方。这里有十种矿产资源的储量居全国前十位,居新疆之首。九十年评选为“万两黄金县“,当年几百条淘金船齐聚前山河道挖沙金,人山人海。这里的绿柱石,又叫海蓝宝石,会让你产生想淘光腰包的冲动,《坦克尼克号》中的那颗海洋之心就是用这玩意雕琢的。十年前只卖几十元一克拉(一克拉等于五分之克),现在上涨到二千多元了。特别是这里有个三号深坑的,号称“地质矿产博物馆”,面积约两个足球场大,盛产八十六种矿物,占了人类已发现的矿产种数的一半多,该深坑是地质人员心目中的麦加,故又叫“地质圣坑“。上世纪六O年,该坑还掉了前苏联47%的外债。该坑还为两弹一星提供充足的原料。富蕴的本意是天富蕴藏的意思,这个名字是四十年代民国时代取的,真佩服那时侯的人就预测到了这里的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十年前,新疆掀起过一场探矿高潮,在富蕴县正式登记的探矿权数量曾达到了800多个,相当南方几个省的总和。可谓寸土寸矿。这里还有个5A级景区叫可可托海,地质圣亢就座落在其南侧,到时你可以来此观光旅游,亲身体验一番这里的富绕与美丽。
新疆另一个有趣的地名叫沙雅县,该县属于南疆阿克苏地区,北靠天山南麓,南边紧临沙漠,整体座落在塔里木盆地的戈壁滩上。本来这里最不缺的是沙,但是最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该县的基础建设几乎无沙可用,这里的沙达不到建筑标准,所用之沙只能从百公里之外的库车县和新和县托运过来。故有沙雅无沙之说。当地人是这么讲的,古代第一批到达这里的人,看到茫茫沙漠,叹曰:沙呀沙呀,除了沙还有什么呀?于是这里称该地为沙呀。后来现代人高楼大厦需要大量的建筑用砂,却找不到可用之沙,于是也发出感叹:沙呀沙呀,你在哪里,我拿什么砌房呀。后来文人觉得沙呀这个名词太俗,联想到这里有著名的景色优美的胡杨林,于是取了一个优雅的名字:沙雅。这里除缺建筑用沙,还缺砖。该县建有一个大监狱,也是充分利用了当地地理条件优势,只要守住了北边,其它方向犯人无处可逃,逃走也会渴死在沙漠里。
你觉得这两个地名有趣吗?有就点个赞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