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说,每匹千里马都需要伯乐,而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于是我们经常把自己的不成功归结为遇人不淑,无人了解。
但是,我却坚信,每个人都是一块金子,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前提是要找到那块磨刀石。

我们都认识海明威,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海明威的作品,不仅脏话多,还有强烈的男权倾向。如果有机会看到他的原稿,估计各位会对他的形象大打折扣,怎么也想不到他能写出《老人与海》、《永别了武器》。

同样,《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作者菲茨杰拉德,有一个致命的弱点——爱花钱,他和他的妻子都属于借钱都要享受的类型,因此他们的生活经常产生赤字,需要借钱度日。

如果抛去他们的作品,可能这两位巨匠的人品都令人担忧。但是他们是幸运的,他们都遇到了一个好编辑——珀金斯。
当没有编辑敢碰海明威脏话连篇的作品时,是珀金斯苦口婆心的劝导,甚至上手修改。同时,极力维护海明威的公众形象,可以说,是他早就了我们眼中的海明威。
当菲茨杰拉德屡次遭遇财务危机的时候,是珀金斯想尽办法,帮他度过。为了让他完成他的长篇小说,珀金斯不仅是他的编辑,还是他的财务管家,心理咨询师,精神按摩师,婚姻调解员,职业规划师……可以说,是珀金斯成就了杰拉德,让他不至于因破产而流落街头,让《了不起的盖茨比》能够得以面试。
也许大家已经发现,在成就所谓天才的过程中,是需要有这么一个人的,他需要不断给天才反馈,用各种方式把他们的行为模式拉到正常的社会轨道上来。同时,他们知道如何把天才的创造性,变成真正的产品,呈现给公众。
这就是磨刀石的作用。

我们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但是我们也有自己的光芒。但是如何展现,那就需要我们去找到自己的那块磨刀石。
比如,一个产品,用户就是它的磨刀石;一个创业者,对手就是他的磨刀石;一个艺术家,市场就是他的磨刀石;一个医生,病人就是他的磨刀石;一个军人,敌人就是他的磨刀石……
当我们找到自己的磨刀石以后,就需要开始为自己打磨。我们需要学会将自己的奇思妙想纳入社会的主流轨道,使它们成为社会结构的一部分;我们还要学会把创造力,变成产品,变成公共服务的一部分。只有这样,经过打磨的我们才能在人群中熠熠生辉,才能向世界展现我们的价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