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还是读小学的时候写过作文《我的妈妈》,现在还记得当时是这样写的,“我的妈妈,齐耳的短发,中等的个子,爽朗的笑声。”短短数语,已经把妈妈的形象特点描绘出来了。我的妈妈是个开朗的人,性格比较直爽,说话比较响亮,喜欢和熟悉的人摆龙门阵,在老家,遇到一个熟人就可以聊半天。有时候我很纳闷,我怎么没有遗传妈妈的这个性情呢?不过一直以来,妈妈就说我像我爸,不像她,现在听来没事,在小的时候她这样说,我心里不舒服的。因为从小爸爸就是扮演的严父形象,我们姐弟仨都比较怕爸爸,和妈妈比较亲近,有什么事都和妈妈说,包括现在已经成年,给他们打电话,我会不由自主地给妈妈拨电话,除非妈妈的电话打不通才会给爸打电话的。但是我能感受到父母都是爱我们的,特别是现在有了小孩,在抚育小孩的过程中,我会时不时地回忆我的父母和我相处的情景。我们小时候家里经济不宽裕,姐弟仨都上学,父母为了供我们三个读书,非常辛苦,但是他们有一个目标就是只要我们愿意读书,砸锅卖铁也要供我们姐弟仨读完大学,在父母的这个信念下,在他们的坚持下,我们都上了大学。
小时候我不懂事,经常在我妈面前说她们重男轻女。其实现在回忆父母对我们姐弟仨,他们没有重男轻女的思想,虽然他们心里会比较在乎儿子,不然怎么会顶着压力超生一个孩子呢!就是因为前面是两个女儿,心里还是希望有一个儿子的。我在家排行老二,小时候,洗衣服,洗被子的活儿,妈妈就安排姐姐做,力气活儿安排弟弟做,因为我小时候比较爱学习,爱读书,所以可以偷偷懒,少干活。
写到这儿好像跑题了,不是在写母亲吗?其实小时候眼里的妈妈,和成年后看到的妈妈是不一样的,我现在才发现母亲是一个要强的人,同时也是一个固执的人。她的要强在于,现在六十多岁了,还要自力自强,不想给儿女增加负担,会时不时地做点儿小买卖,挣点儿零花钱,现在家里还种了五个人的田(因为在老家很多年轻人出去打工了,家里的田就荒着,她就要过来自己种),我经常打电话叫她们少种一些,我爸也不愿意种很多地,但是母亲却固执地坚持这样做。她的想法是,自己能动,能干活,就多做,如果身体实在不行了才不做了。但是每次回家看到她的精神状态都很好,劲头十足的,她对生活的态度很感染我,六十多岁了,头发基本白完了的妈妈还在为生活努力而拼搏,我呢?是不是也应该努力奋斗呢?
还有一件事,我看到了母亲的魄力,前年,母亲拿出了自己的全部积蓄花了八万多块钱买了社保,很多人都不理解,觉得很不划算。但是母亲说,没有划不划算的事,我想买,一辈子没有拿过工资,也想做一回拿工资的人。母亲虽然年纪比较大了,但是她是有想法的人,很有主见。她的固执也表现在,很多时候儿女给她说的话,她很难听进去,包括我爸的话,她也不爱听,因此夫妻俩经常斗嘴斗气。但是不管怎么说,母亲的性格也是长期生活的经历磨练成这样的,我们无法改变她,也不需要改变她,只要她心里舒坦,就好。
我真心希望母亲能一直过得如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