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变位思维:学会尊重,依靠大众
一、什么是变位思维
在日常生活、工作当中,人随着认知的深入、时间的推移,人们对自己面对的人都有一个相对位置,比如谁是我领导,谁是我下属,或者谁是雇主,谁是雇佣等,其实,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位置的不同。
二、如何使用变位思维
如果我想用故事思维处理问题,那就要想到我能不能变化一下位置,注意我这里是说变化位置,不是换位置,因为变位思维包括二个:
(一)换位思考
(二)变位思考
- 首先说换位思考,是指相对人的位置进行互换,带来的变化。
比如:
有两个妈妈在聊天,甲问乙:“你儿子现在还好吗?”
乙呢,一声叹息:“别提了,真是不幸。他娶了个媳妇,懒得要命。不烧饭,不扫地,不洗衣服,不带孩子。整天就知道睡觉,连早餐都要我儿子送到她床上。”
甲又问乙:“那么你的女儿呢?”
乙立马换了口气说:“噢,她可命好多了。她嫁了个不错的丈夫,不让她做任何的家务,全部由先生一手包办,煮饭,洗衣服,带孩子。而且每天都把饭送她嘴边上!”
很明显,段子中的妈妈乙被甲套路了,大家看到最后可能会觉得乙很可笑,对吧。
- 再说变位思考,就是表相对人的位置提高或压低
比如:一般情况下是员工到老板办公室汇报工作,但是如老板故意到员工办室听汇报,这就是位置发生了变化,老板有意抬高了员工的身份就不一样了。

三、变位思维的实质
在项目上,我们项目经理有时会有意到请分包班组长用餐,或到他生活区吃饭,会起来非常好的效果,因为在他们眼中,请我们吃饭才是正常的,这样总是被请感到很不意思。
其实,我们就是利用他们这种所谓的“不适应”来要求他们:
“提高质量意识,加快施工进度,高度注意安全”
所谓位置一变,思路不同,无论是宴请租户,犒赏农民工,到分包做客,还是领导与职工角色互换都是位置发生变化,这里面真正的位置并没有改变,只不过是人们意识当中各个位置应该享有的待遇发生了改变,这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老师和学生,家长和孩子利用换位思考处理问题同样能收到不同的效果,这也叫换一个角度看问题。
四、变位思维与人性
为什么变化位置就会有不同效果呢,其实这和人的本性有一定关系:
因为:
①人都是更多关心自己的利益,而他人利益关心较少;自己丢100块钱,心痛不已,别人丢100块钱,无所谓。
②人都觉得自己利用价值非常高,就象我们工地劳动竞赛拿第一了,每个人都会说没有我的努力,能拿第一?
③人都觉得自己就是上帝;都喜欢受到尊够,都乐意享受贵宾级待遇,人人平等,我还要略高一点。
④人都有占便宜的心理。有时不是占便宜的多少,而是占便宜的感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