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罗马人的故事》读书笔记

《罗马人的故事》读书笔记

作者: 莜雨 | 来源:发表于2015-07-04 19:24 被阅读0次

    历史有时似乎都凝结在某一个人身上,然后整个世界都跟随他指引的方向前进。这些伟人将人格上的特性与共性、静止和运动集于一身。国家、宗教、文化乃至社会的危机都体现在他们身上……

  危急时刻,传统和创新在这个伟人身上融合并达到顶峰。这些伟人的存在,至今仍是世界历史的奇迹。

          ——布鲁克哈《对世界历史的考察》

   亚历山大、汉尼拔、西庇阿、凯撒,读到15卷本《罗马人的故事》的第五卷《凯撒时代(下)》,已经相继详细描写到四位这样的人物,在马其顿时代过去到公元0世纪以前的时间里,剩下的只有其余三个人。

     历时15年的时间,以每年一卷的速度写下的《罗马人的故事》的盐野七生女士开始在她的书中勾画关于罗马的英雄梦。

    在意大利半岛还没有完全稳定的世纪里,首先出现的是汉尼拔:

   坎尼会战,汉尼拔的战斗力是步兵4万名加上骑兵1万人共5万人,而对手罗马军团有8万名步兵和7200名骑兵,共计8.72万人。汉尼拔只牺牲了5000名士兵,而罗马军队战死者达到6万人,被俘8000人。

继续的是西庇阿:

    扎马会战,汉尼拔兵力有步兵4.6万人,骑兵4000人,共计5万人,另外还有80头大象助阵。而西庇阿这边有步兵3.4万人,骑兵6万人,共计4万人。结果迦太基军战死的士兵在2万人以上,俘虏也有2万人,而罗马方战死的只有1500人,西庇阿·阿非利加努斯完胜而归。

之后是凯撒:

法萨卢斯之战,庞贝的兵力有步兵4.7万人,骑兵7000人共计5.4万人,而凯撒这边则有步兵2.2万人,骑兵1000人,共计2.3万人,其结果是战败的庞贝方战死的人数达到6000人,俘虏人数达到2.4万人。

  公元前44年3月15日,凯撒被他曾经宽容过的反凯撒派暗杀,3月16日凯撒遗嘱被公开,年仅18岁的凯撒甥孙成为遗嘱第一继承人。

    (第五卷《凯撒时代(下)》结束)

    在第一卷本《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中作者总结罗马人的性格时写到:

犹太人以宗教约束行为,

希腊人以哲学匡正行为,

罗马人以法律规范行为,

由此决定了他们各自的民族特性。

   公元前8世纪,处于四面政治武力皆强势的城邦林立中,一群人在意大利半岛中部、台伯河沿岸的七个山丘之上定居下来,逐渐发展成为后来的罗马。短短800年,成为地中海地区的霸权国家,希腊、迦太基、西班牙、高卢、曾经亚历山大毕生心血而打下的马其顿王国最终也在罗马霸权下成为过眼云烟。

    关于这段历史,有一句谚语:“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罗马人在与内忧外患的抗争中步履蹒跚地前行,终于建立起组成国家的框架,也由此打下了繁荣千年的坚实基础。

    尤里乌斯·凯撒讲,人不管是谁都无法看清现实中的一切,大多数人只希望看到自己想看到的和想要的现实而已。

     但人性总是如此,在逆境还未真正到来之前,人们就会因为预见它的来临而变得动摇不安。

     在处于形势非常不利这种状态下的人,通常有两种反应:一种人会努力收拾残局,挽回由于失败带来的不利形势;另一种人将既有情况就置之不理,转而另辟蹊径继续努力,最后一举成功努力地挽回败局。凯撒就是第二种人的典型代表。

     再温地中海世界的历史故事,一幅幅波澜壮阔的画面充实着一个本就狭小的内心。

     这不由让人想起站在卢比孔河河前,面对未知世界的凯撒对其幕僚的话语:“

越过此河,将是悲惨的人间世界。但若不越过,吾将毁灭。

前进吧,到诸神等待的地方,到侮辱我们的敌人所在之处,孤注一掷。”

  也让人想起刺杀凯撒集团中的布鲁图在给西塞罗写信表达他对于西塞罗的意见:

   在我看来,凯撒生前的西塞罗远比现在更忠于自己。倘若继续抱着对人类奴性和卑劣性的厌恶,无论活在世界哪个角落,也不会为流亡的命运感到悲哀。正因如此,若必须对使人产生奴性的专制主义者屈服才能回到罗马,我宁愿选择继续流亡。…… 因为凡得自由之地,皆是我心中之罗马。……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罗马人的故事》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rsyq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