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信阳记忆(一)——仓胡同

信阳记忆(一)——仓胡同

作者: 红图伟业 | 来源:发表于2019-06-18 20:26 被阅读0次

著名作家、民俗专家冯骥才在《地名的意义》一文中说:地名有着和生命一样丰富和深刻的含意。一个地方自有地名才算是真正的诞生。地名中潜在一种凝聚力、亲和力,还有复杂的情感。地名是一个地方文化的载体,一种特定文化的象征,一种牵动乡土情怀的称谓。

信阳记忆(一)——仓胡同

若说城市是一本书,那地名便是这座城市的钥匙,历史的索引,时代的影子。若想了解一座城市,就要拿着这把钥匙,开启这本书,然后循着历史的影子,走进这 座城市,你会对它的历史渊源、时代变迁、民俗风情、风格特征有更深入的了解。

列宁说过:“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打从今天开始,和大家一起认识一个你不熟悉的信阳,尽管可能你在信阳生活了那么多年。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城市文化,传播城市文化,和大家一起从小城的历史记号—信阳老地名开始,一同踏上文化寻根的旅程。

信阳记忆(一)——仓胡同

一、仓胡同

之所以第一个介绍仓胡同,是因为仓胡同是记录信阳地名最早的一条街。在1368年以前,史书上就记载了这个地方,当时是中国一个储存军粮的大粮仓,因此这条路而得名为仓。信阳处在中国版图 的正中央,受地理位置的影响,把粮仓建在信阳不但安全而且便捷。仓胡同现在就在解放路和东方红大道之间,南北走向,南口对着宝峰华府,北口对着银座(已倒闭),全长380米。

信阳记忆(一)——仓胡同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粮食的生产及储存具有悠久的历史,根据中国近五十年来大量出土的文物和历史考证,中国原始农业启蒙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发展于新时期时代(距今约一万年左右)。而粮食的储藏是农业栽培的继续,储藏技术是伴随着农业的发展而发展的。进入新时期时代以后,随着原始农业的发展,农业生产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粮食出现了剩余,才逐渐由粮食加工发展到储藏。

信阳记忆(一)——仓胡同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几乎是冷兵器时期打仗最为常规的做法,也是最为实际的做法,原因无他,一旦到了大型会战的时候,粮草作为军队中最为重要的物质,直接关系到大军的命运——守不好粮食,只能被饿死。也因为粮草的事情,古时候发生了很多的战法,特备是火攻。三国时期的曹操一生都比较注重粮草的保护,也经常烧别人的粮草,比如火烧乌巢,毁掉了袁绍的粮食之后,才使得战机发生变化。

信阳记忆(一)——仓胡同

古代之所以把储存军粮的大粮仓设置在信阳,足以说明信阳战略位置的重要性。一是信阳北有淮河天险,南有义阳三关处于桐柏山和大别山的交界处,三个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关口从西往东分别是:平靖关、武胜关、九里关。二是信阳城池固如金汤,有四关五门把守。三是信阳位于国家版图的中心,军粮四个方向均可以调运,着实方便。大粮仓选在信阳算是选对了。

信阳记忆(一)——仓胡同

如今的仓胡同里已经没有一点大粮仓的痕迹了,唯一可以留下的就只有这个仓胡同的名字了。徘徊在仓胡同里,恍惚能够感受到700多年前这里戒备森严,军粮调运的场景。只见一匹快马从信阳北城门(望淮门)进入,马上插着小旗,策马扬鞭。那马夫在仓胡同口下马站定,报:十万火急,北方战事吃紧,赶紧调拨军粮,这是手谕。粮仓主官不敢怠慢,迅速下令,装车外运。这也许就是当时的信阳。

信阳记忆(一)——仓胡同

相关文章

  • 信阳记忆(一)——仓胡同

    序 著名作家、民俗专家冯骥才在《地名的意义》一文中说:地名有着和生命一样丰富和深刻的含意。一个地方自有地名才算是真...

  • 信阳记忆(六)——洗砚池胡同

    第六期因为工作的原因一直隔了一个星期才弄出来。这期就和大家聊聊洗砚池胡同。洗砚池胡同是申城的一条古街,全长250米...

  • 信阳记忆(二)——青龙街

    第一期我们一起分享了一条信阳有历史记载最古老的街道——仓胡同,这是出于对历史的尊重。这一期说说青龙街。说青龙街的原...

  • 记忆.胡同

    虽然如今疲于奔波生活的地方离老家并不是很远,可父母哥哥都在县城住了,小伙伴也全在外谋生,所以平时难得回一趟老家。大...

  • 胡同记忆

    郑重声明:九月星空推荐团推荐,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我的童年时期是在一座大杂院里度过的。大院里住着七八户人家...

  • 胡同的记忆 一

    一 我上小学的时候,父母带着我和大姐住在距离老家几公里...

  • 胡同的记忆……

    时间都去哪了? 是不是融入了儿时的胡同里。 那悠长的巷道, 可还记得我走过的脚印。 五彩缤纷的橱窗, 可我记得我儿...

  • 冰糖葫芦、打架、斗蛐蛐……那些年关于北京老胡同的记忆!

    冰糖葫芦、打架、斗蛐蛐……那些年关于北京老胡同的记忆! “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数不清。”胡同呢,是老北京的...

  • 胡同里那些记忆

    那些青青的石板路,攀墙盛开的牵牛花,斑驳简陋的夯土墙,悠长如迷似的小胡同,既纯朴委婉而又粗犷豁达,既贫困冗杂而又...

  • 胡同的记忆 八

    八 胡同北边的大街上,每逢初一、十五就是集会的日子,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信阳记忆(一)——仓胡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sbqq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