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追寻迷失的民族谈古论今历史
张骞出使西域(匈奴篇十一)-追寻迷失的民族

张骞出使西域(匈奴篇十一)-追寻迷失的民族

作者: 与你同行_eddd | 来源:发表于2017-07-15 21:26 被阅读60次

        张骞是何许人也?张骞(前164年―前114年),字子文,汉中郡城固(今陕西省城固县)人,中国汉代杰出的外交家、旅行家、探险家。故里在汉中城固县城南2公里处汉江之滨的博望村。

张骞出使西域(匈奴篇十一)-追寻迷失的民族

        之前的西域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包含中亚,西亚的广大地区 狭义:西汉设置的都护府管辖的区域。成龙出演的《天将雄狮》想必大家都看过。成龙所在的就是当时的都护府。

        在当时,汉武帝正在对匈奴展开对抗。为了更好地取得战争效果,当时汉武帝提出联合“大月氏”一起对付匈奴。这样的话就得找一个能说会道的使者出使西域去联合“大月氏”。

张骞出使西域(匈奴篇十一)-追寻迷失的民族

        经过卫青的介绍,张骞接受了出使西域的任务。张骞第一次出发了。

        张骞“以郎应募,使月氏”。随行的人除堂邑父外,共有100多人。如此顺利?不会的!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张骞一行人出陇西(今甘肃临洮南)途径匈奴时,被匈奴抓获,扣留。扣压不是几天、几月,而是10年。匈奴人给他娶妻生子,想以此拴住张骞,老死匈奴。然而张骞“持汉切不失,”念念不忘身负的使命。在被扣押期间,他采取韬晦之计,使匈奴人放松警惕,放宽对他的监禁。这一计果然有效,张骞抓住一个机会和少数随从逃跑。

张骞出使西域(匈奴篇十一)-追寻迷失的民族

        张骞极其剩余的随从继续西行,去寻找大月氏,他们穿越广袤的沙漠,忍受折磨,终于先后到达了大月氏、大夏。让人惊讶的是张骞在大夏的市场上发现了大汉蜀郡的毛毡等物品,张骞由此推之蜀郡必有通往西域的商路。

张骞出使西域(匈奴篇十一)-追寻迷失的民族

        然而却大失所望,因为大月氏国已经在新的国土上安居乐业了,不打算报仇东返,拒绝和汉朝联盟,张骞这一隆重的出使西域的目的就泡汤了。在”大月氏“经过一年多的软磨硬泡之后,还是未能如愿。呆着也没结果,张骞准备回长安。

张骞出使西域(匈奴篇十一)-追寻迷失的民族

        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张骞根据蜀郡同大夏的推断,取道昆仑山北麓青海柴达木盆地的羌族居住区回国。由于羌族被匈奴控制,张骞在东归返回的途中,再次被匈奴抓获,后又趁匈奴内乱逃回长安,历尽千辛万苦,前后用了十三年时间。出发时带着随从一百人,返回时,只剩甘父一人同行,付出了很高的代价。

张骞出使西域(匈奴篇十一)-追寻迷失的民族

        这次虽然没有完成任务,但是他了解了西域的风土人情和地理文化。张骞回到长安和汉武帝讲诉了好多西域的事情,为他第二次出使西域埋下伏笔。

张骞出使西域(匈奴篇十一)-追寻迷失的民族

        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他以汉朝的名义和西域各国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并且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交流。在这以后,这条路上就多出来很多商贾,’丝绸之路”正式开启。

张骞出使西域(匈奴篇十一)-追寻迷失的民族

        张骞作为丝绸之路的开拓者,被誉为“第一个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中国人”。他将中原文化传播至西域,又从西域诸国引进了汗血马、葡萄、苜蓿、石榴、胡麻等物种到中原,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张骞出使西域(匈奴篇十一)-追寻迷失的民族

        张骞通西域的意义,不仅丰富了中国人的地理知识,扩大了中国人的地理视野,而且直接促进了中国和西方物质文化交流,中国精美的手工艺品,特别是丝绸、漆器、玉器、铜器传到西方,而西域的土产如苜蓿、葡萄、胡桃(核桃)、石榴、胡麻(芝麻)、胡豆(蚕豆)、胡瓜(黄瓜)、大蒜、胡萝卜,各种毛织品、毛皮、良马、骆驼、狮子、驼鸟等陆续传入中国。西方的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杂技也传入中国,对中国古代文化艺术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张骞出使西域(匈奴篇十一)-追寻迷失的民族

        历史总是在挑战与应战中前行。新的时代,赋予了我们新的使命。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发展形势,如何走出困境?中国借一带一路,找到了解锁钥匙。“一带一路”可谓21世纪“凿空之旅”,让人眼界开阔,看到光明。一带一路,已不只是一个概念与愿景,它已成为新全球化的一个切实行动。这一决策的有效实施和着力推进,将对国际格局和国内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将成为撬动中国崛起一个新的杠杆支点。

相关文章

  • 张骞出使西域(匈奴篇十一)-追寻迷失的民族

    张骞是何许人也?张骞(前164年―前114年),字子文,汉中郡城固(今陕西省城固县)人,中国汉代杰出的外交...

  • 河西走廊之张骞出使西域

    河西走廊之张骞出使西域 张骞出使西域,长达13年的历程,两度被匈奴所捕,却...

  • 河西走廊观口感

    汉武帝刘彻派张骞出使西域,堂邑父为向导去往西域寻找月氏部落,想结盟对抗匈奴,张骞以穿越河西走廊1年,走过沙漠被匈奴...

  • 《河西走廊》纪录片

    使者主要写汉武帝刘彻派张骞出使西域 主要是联通西部月氏族攻打北部匈奴 但途中 张骞被匈奴扣留13年 期间 因为张的...

  • 西域之争(匈奴篇十四)-追寻迷失的民族

    公元前97年,大将李广利、韩说、公孙敖,分别从朔方(内蒙古杭锦旗北)、五原(内蒙古包头)、雁门(山西右玉)...

  • 《资治通鉴》故事选(手抄本)二十九

    二十九、张骞出使西域 汉武帝初年,归降汉朝的匈奴人报告说:“西域有个月氏国,本来定居在敦煌与祁连山之间,被匈奴击败...

  • 今天受打击了

    昨晚看一篇文章《张骞出使西域》,张骞出使西域,意义非同凡响,大家都知道,如果还这样起标题,肯定没人点击,就灵机一动...

  • 神州疆域的扩展,哪个朝代贡献更大些【2】

    2 两汉对西域的经营意义重大 汉武帝在发动对匈奴的战争前,就派张骞出使了西域。在彻底解决匈奴威胁后,西汉开始正式经...

  • 2020-01-31

    张骞出使西域,去的时候被匈奴抓,回来的时候又被匈奴抓,两次都没有被杀,运气和魅力应该是共存!

  • 和平外交源远流长(二)

    如果说郑和开启了海上的丝绸之路,那么张骞出使西域就是开通了陆上的丝绸之路。 张骞出使西域又称张骞通西域,指的是汉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张骞出使西域(匈奴篇十一)-追寻迷失的民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sczh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