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我的公司正式入驻一家中等职业学校的机械专业实训基地,学校委托我们管理该专业的实训课程。实训基地的设备布置、保养、使用和学生的实训教学、管理等全部由我们负责。每年的实训学生人数达到3000多人,安全是我们首要考虑的因素,再则才是教学质量。
在正式托管之初,我们就面临了一大挑战,中职学校的学生不爱听课,对教学内容一点不没有兴趣。一部分学生还认为学习这些能力和技术进入到企业基本没有什么用。
任何外在的表现其本质是有原因的,当然失去学习兴趣也不例外。通过深入了解到,上任老师在上实训课的时候,让学生在课堂上直接玩耍手机。如果有领导来检查,就安排一学生在门口放哨。检查领导离开之后,立马恢复原样。在一些老师看来,反正这群学生是顽固子弟,还不如流放,这样既避免了安全事故,也减少了耗材。
没有学习到内容和技能,学生是需要通过技能等级考试的,到了考试怎么办呢?那么各种造假的方式就出来了。一些老师对不听话的学生就是各种体罚,从而导致学生越来越不想上学。
我思考的是,如果学生对老师失去信心,自然就会对学习失去兴趣,那么这样的教学活动就是失败的。后来我从交通违章的管理办法中找到了一些启示。
对于学生上课不积极发言的,我采取了一些措施:
1.公司安排的教学老师形成公司师德师风的红线。如,不得辱骂、体罚学生等;
2.学生可以对任何老师不当的行为进行投诉,公司将严格追查;
3.对教学老师的教学能力,沟通技巧、行为艺术等内容做专业培训,提升老师的教学水平;
4.采取现金奖励机制,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现金不固定奖励,按照日、周、月为周期。
事实而言,这样的方式是非常有效。
一个月后,学生的课堂氛围积极了起来;三个月后,学生对专业技术愈发的感兴趣;半年后,我们的课堂开始呈现互帮互助,共同学习的现象。以至于在往后的一段时间里,教学各项指标都得到了提升。
回顾近七年的托管经历,让我感触良多。
首先,中职学生不好教学是一个伪命题,学校老师的教学方式还停留在原来的固定模式中,没有从学生视角思考自己的改变,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其次,但凡用心的对待一件事或人,对方都能够体验到的,中职学生也不例外。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关键是发现,并能够采取激励措施增强扩容。老师需要跳出固化的圈层与思维,提升自身的认知边界与视野,作为老师有时候要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学生。
最后,码字不易,喜欢的朋友点个赞是最大的鼓励,欢迎留言交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