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扁鹊见蔡桓公》引发的反响

读《扁鹊见蔡桓公》引发的反响

作者: 西小江 | 来源:发表于2020-03-08 10:42 被阅读0次
读《扁鹊见蔡桓公》引发的反响

诗曰:青山一道同云雨    明月何曾是两乡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问,扁鹊曰:"君有病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桓公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公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子之病在于肌肤,不治将益深。"桓公不应。扁鹊出,桓公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子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公又不应。扁鹊出,桓公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望桓公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清也。"

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迭秦矣,桓侯遂死。(见中学语文课本)。

扁鹊一月之内前后四次谒见桓公,前三次规劝桓公病要早治,第四次见桓公扁鹊转身就走了。它给我们的启迪:中医是中华文化精髓,是中华民族在与各种疾病斗争中产物,是中国人智慧结晶,它体现了人类要生存要发展,必须防患于未然,早治早防,不要迥避问题。

读《扁鹊见蔡桓公》引发的反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法医教授刘良,带领团队前后解剖了11具不同年龄病逝于新冠肺炎遗体,找到了冠肺炎致使人命两个原因: 超过60岁病例多死于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拼发症肾衰竭。50岁以下死于痰堵塞整个肺部的大小肺泡窒息而死亡。西医治疗采用输氧、吸痰仪、呼吸机、插管。中医采用中药化痰、清肺、侧身锤背。西医用的是硬件,用医疗器械; 中医用的是软件,用中药驱散。当然啰,各有长处。如果病情在轻症期,中医要胜出一筹。即是扁鹊二次对桓公说那样: 疾在腠理、在肠胃我都有办法医治。如果病情转危,"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臣是以无清也。"中医和西医都无能为力了。

其实我们在实践中己找到了答案,武汉中医院住疗一批轻症病例,釆用中药疗法,结果发现没有一例转入重症,没有一个死亡例。

纵观全国截3月6日感染病例1000左右五个省,死亡率最低是浙江0.08%,以700例病例江苏死亡率为O。 江浙沪把握着中医"关口前移",凡确诊冠肺炎以及已住院的疑似病例,一律从第一时间中医参与医治疗程,结果未发现轻症转入重症病例。尤其是对老年病人,在化痰、清肺、祛湿以及各种慢性病机体调理,调节。以防止肾衰竭而引起拼发症死亡。江苏省到目前为止派出援鄂医疗队人数达3000多名,全国各省举榜首,并含有中西医十多各学科。

武汉中医院收入一批轻症病例,一直买施中药,也没有一个转入重症病例。

我们把焦距移到国外的韩国以及医疗发达的日本。死亡率韩国3.2%,日本2.4%,欧洲死亡率0.2%,美国在2003年的流感死亡率达到4.5%,甚至比武汉市的3.6%高出了0.9%,究其原因他们既沒有中医,又排斥中医。尤其是当肺部产生了大量浓痰,采用西医的正压氧气只会催生相反作用。

这场惊心动魄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能在这么短的时间控制住了,中医在降低死亡率立下汗马功劳。"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永远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诗曰: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沈/文  2020.3.8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扁鹊见蔡桓公》引发的反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sgrd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