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的“不可思议”,
都会成为“稀松平常”。
而今日的“不可思议”,
也会成为未来的“稀松平常”。
【1】
之前有一天夜里久久难眠。我家所在的单元楼靠近马路,夜晚也不得安静,然而漆黑中只觉世界空荡荡的,惆怅中叹一声人生一点也不好过。
起因是这样。那日白天的时候爸妈提起他们的朋友,那位叔叔我认识,他个头矮小,相貌不大好,积蓄也不多,近四十了都没结成婚。前两年娶了个妻子,是离过婚的,年纪比他大上好些,还带着一个孩子。
这本也没什么,可那女人压根不搬来和那叔叔住,只每月来见一次拿点生活费。可怜那位叔叔,结了婚依旧过着单身生活,依旧没人照顾饮食起居,却还要把辛苦挣的钱贴出去。
看得出来,这场婚姻几乎不存在什么感情,连搭伙过日子都比不上。于是我问这样为什么结婚。
爸妈说,这样他就不是光棍了啊。原先光棍一条,别人要笑话他、看不起他。
我不知如何反驳,只好沉默。
我知道人言可畏的道理,却没想到周遭人的看法已经这样不容忽视。说什么、做什么,本是我们自己做主,很多时候却又身不由己了?
【2】
我有一个朋友......好吧是我自己,今天跟我妈聊天的时候讲,现在很多观念开放的年轻人选择丁克。本也就随口一提,谁知她登时不高兴了,叫我千万不要有这种想法。
“不生小孩,周围的人还以为你是不会生。”
我一时不知道怎么接茬。
且不说不会生育又如何...反对子女丁克的家长呢,多半会持传宗接代、养儿防老、实现价值之类的论点,然而我是万万没想到,我妈的第一个念头居然是,别人会怎么想。
其实左邻右舍的闲言碎语根本伤不到我们这一辈了。就比如吧,我们小区有很多30岁没结婚的姑娘,楼下晒太阳的大伯大婶都最清楚那是哪家的闺女,可他们一点也不关心人家的意愿、家境和感情史,只会饶有兴致地当个闲谈话题。他们是情报员,是中央记者,是时事评论家,谁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然而,我要是单身单得心甘情愿乐此不疲,就一点也不会介意成为他们“反面教材”的一员。I don't even give a shit.
但我妈介意。我爸介意。就算不打断我的腿,也要郁郁寡欢。
他们是这世上最温柔的牵绊了,他们若是介怀,我就只好于心不忍。
我们都说人生来自由,可谁不是戴着镣铐跳舞的。生而为人总会有羁束的。
【3】
几年前赵丽颖凭借《花千骨》大火,要是放在现代背景,一个说句“师父我喜欢你”一个说句“小骨我也是”,演一集就可以全剧终了。但当时的背景不允许。
最负盛名的师徒恋当属杨过和小龙女了。
神雕侠侣的原著里这样说,“宋人最重礼法,师徒间尊卑伦常,看得与君臣、父子一般,万万逆乱不得。”
当时在英雄宴上,杨过与小龙女向众人坦露二人心意,旁人又惊又诧、又是尴尬、又是不以为然,而杨过的前任师父、全真道士赵志敬更是骂他做了“禽兽之事”。
金庸老先生在后记中写道:“神雕”企图通过杨过这个角色,抒写世间礼法习俗对人心灵和行为的拘束。礼法习俗都是暂时性的,但当其存在时,却有巨大的社会力量。”
礼法习俗多是人们自己构建起来的,人们以为,规矩越多,把人的言行甚至思想固定在条条框框里,社会就会运行得更有秩序。可也有许多没必要的规矩,把人束缚得口干舌燥、喘不过气。
这种感觉就是,有一双长长的手伸进了你的私人领域,你若不走寻常路、太有个性,就要甩你一巴掌,叫你吃痛长记性。
【4】
值得松一口气的是,这种羁束人们言行的规则一定会越来越少。
电影《芳华》里有这样一个场景:文工团的女兵们神神秘秘地躲在房间里,看萧穗子试穿广东买来的衬衣和牛仔裤。这时候敲门声响,女兵们以为是政委,惊慌之下赶紧叫萧穗子躲起来。来的是小号手陈灿,众人才松一口气,却发现他偷偷带来了一卷磁带,登时又小心翼翼起来。音乐声响起,是邓丽君的《浓情蜜意》。
你看现在,还有谁躲躲藏藏地穿衬衣牛仔,听“靡靡之音”的?
前些日子互联网上流传的“女德”,曾是中国女子千百年来的行为准则,如今被批判又批判。当年淑妃文绣与溥仪离婚,被称为末代皇妃的革命,再之前只有休妻没有休夫的,再看看现在的离婚案件,过半数是女性提起的。
将男女平权、个性自由的观念放到过去,简直是不可思议、有违纲常,但是现在是再普通不过。
从前的“不可思议”,都会成为“稀松平常”。
而今日的“不可思议”,也会成为未来的“稀松平常”。
拉开人类历史的进程,那些芥蒂,那些隔阂,那些不理解,都是芝麻粒大的小事情。
就像金庸老先生说的另一句话,“然而我们今日认为天经地义的许多规矩习俗习俗,数百年后是不是也大有可能被人认为毫无意义呢?”
时代会让人变宽容的。
我的一个想法是,只要一个人不触犯法律,不侵犯他人权益,不威胁公众的利益,就别去管他了。把自己家的窗户擦亮就行,别人家的玻璃干不干净不关你事。少了碎嘴杂舌,大家的生活质量将会有很大提升。
回到开头说的事情来,别用“道理”拘束别人,也别因“道理”拘束自己。婚姻、生育,各色人生大事,一定要听自己的心声。切记切记。
愿你自由自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