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家在伊犁,中国大陆的西北角,靠近边境线的地方。
我如今在南京上大学,东南地带,可称是靠近海岸线的地方。
(第四师第一中学是我的母校)

每年回家是48小时的火车,回校是50小时的火车。在火车上合计两个整白天的时间足够我慢慢欣赏沿途风景,感受从南到北从北至南的变化。
南方,如南京,即使是冬天,也有随处可见的青蔓蔓的草,绿油油的树,姹紫嫣红的花儿。
北方,如新疆,则是“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是“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这一路上,看风景变化,即使路途漫长难耐,也添了些趣味。就说一说返校途中的所见所闻吧。
返校·从北到南
回校的时间通常是2月25日前后,此时天气渐渐回暖,新疆却依然是冰天雪地的世界,并时有小雪,离家的时候,穿着棉衣棉裤都还觉得不够。

第一天,新疆境内
2月24号,早上北京时间九点钟(新疆时间七点)起床,约十点半吃过早饭,才赶往火车站。这里说一下,在新疆,很多少数民族都用的是新疆时间,包括一些公交车上显示的也是新疆时间。而新疆时间比北京时间晚两个小时。所以,我们过年回家还要倒时差。
中午12点火车从伊宁站始发,接下来一个白天的时间内,所见的都是新疆的冰雪世界。而一路向西南,即使同在新疆境内,雪也渐渐化去,露出的黄土地越来越多,山顶的雪线越来越高。
当晚,特意看了一下天黑时间,前一天在伊宁,天还是晚上九点多才黑,而当天约8:10便已经是暮色四沉,约8:40,天才全黑下来。





第二天,甘肃境内
25日,睡醒已经是在甘肃境内,这一天基本没有看到多少雪景了。有也是重重山脉的黄皮肤上覆着的一层雪纱,像是用毛笔轻轻挥就的一撇;或者是远远山顶上覆上去的一层雪皮,就像是咖啡上的雪盖;或者是平原上荒草丛背后的一团团雪,仿佛是要挽留住一点点冬天的影子。
然后就是无尽的荒原和荒山,有趣的是可以在山原间,看见羊群,马群,甚至是骆驼群。再继续走,山也不是荒山了,有的山上有了果树,有的山上看得到开垦的痕迹。平原也非荒原,一片片收拾整齐的土地,可以想象再过不久,作物将在土地里播种发芽。
而这一天,天色在7点多的时候就暗了下来,7点30分时,天也全黑了下来,又比昨天提前了近一个小时。





第三天,始至金陵
再次醒来,已经到了河南境内,然后便是江苏。这一天,或者是在平原上飞驰,看见的是排列整齐的良田;或者是穿过寂静的村庄,错落有致的小院里是铺着瓦片的房屋,村外在绿树环绕的土地里是一片片绿绿的蔬菜,一颗颗蔬菜紧紧的凑在一起,宣示着春天早已经到来,村外也许还有一片片池塘,林中也有不少水洼;或者是经过条条大河,或是一个个小镇,无一不是笼罩着早春的热闹气息。
下午两点,火车到了南京,我还是上车那一身装备,不同的是,相比于上车时的瑟瑟发抖,这一次是背心冒出细细密密的汗。
回到学校,收拾一番,才六点多,天就慢慢黑了下来,又是早了近一个小时。




三天的旅途生活,至此便是结束了。还记得,恰巧在火车上碰到的高中同学见我拿着手机不停的拍照,调侃到:“来来回回,都八趟了,还没看够嘛?”“看不够”。
来来回回,风景却总是看不够。
有些差别,即使早就知道,但每一次见证依然觉得欣喜,依然感到有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