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从经济学角度谈不同的教养方式

从经济学角度谈不同的教养方式

作者: HinQoo | 来源:发表于2020-03-07 22:31 被阅读0次

最开始看到这本书《爱、金钱和孩子》以为是一本畅销育儿书,读完才知道不然,并不是教我们什么样的育儿方法更有效。它是两个经济学家经过长年的研究之后,给我们剖析了我们生活中为什么直升机父母(无论孩子做什么,父母都要时刻关注的)会变得越来越多。

也是从从经济学的角度向我们揭示了一个社会现象:世界上包括中国在内许多国家,教养方式向密集型转变,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上存在着高度的焦虑感。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社会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有的人月赚几千,有的人月赚百万、甚至亿万。不上大学,上普通大学,上名牌大学所获得的收入是截然不同的,教育回报率的不同,直接导致了教育向密集型转变。

这里我就想起前几年很多的电视剧《小别离》中的母亲宋倩通过透明玻璃时时刻刻观察女儿的画面。还有《虎妈战歌》作者的观点:应当迫使孩子做他们不喜欢的事情,并激励孩子追求成功。

家长经济状况的不同,受教育程度的不同,影响着家长选择不同的教养方式。第一种教养方式是专断型:家长按自己的计划设定孩子的学习生活,对孩子进行限制与干涉,孩子如果不按父母意愿行事,会受到父母的体罚责骂。第二种是放任型:父母对孩子的行为不加干涉,即便孩子做错了事,也一笑置之,不予指出,更不让孩子改正,任其发展。第三种是权威型父母:也就是通过说理和塑造价值观,与孩子进行沟通,让孩子逐渐明事理,朝理想的方向发展,形成独立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在低不平等和低教育回报率的国家,父母往往更宽容;而在高不平等与高教育回报率的国家,父母可能更专断,并倾向于向孩子灌输“出人头地”的概念。

​专断型的父母,通常脾气比较急躁,对孩子耐性不够,往往因为一点儿小事儿,就会很恼火。专断型父母养育的孩子往往会有事情也不说,亲子之间的沟通减少。孩子总是被动着按着我的意愿去做事。父母越吼,孩子的成长似乎越不尽人意。这是很值得我们的思考的问题!

放任型更不可取,专断型与放任型都是极端的,恰到好处的教养方式是权威型。

权威型父母是最适合孩子的,但是权威型的父母得具备较高的个人素质,得懂教育,所以要求父母不断地去学习,首先自己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才能给孩子做好榜样。而且权威型父母得能够控制自己的脾气,与孩子平等地交流,让孩子欣赏我们、接受我们。控制自己的情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真的很难。但如果我们不改变自己,孩子把我们拒绝在心门之外,不与我们交流,那样就没办法进行教育,更别提培养价值观了。

反观自己,我一开始的确是属于专断型父母,但我虽然愚钝,但是还可以做到知错就改,主动学习提升自己,主动地去缓和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朝权威型父母努力的,一直在路上…

书中还谈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密集型的教育导致家长很累,孩子很累,究竟对孩子有没有作用?

答案是肯定的,有。父母双方如果接受过高中教育,从不参与型转变为专断型的教养方式,那么孩子获得研究生学位的可能性就提高三倍,如果接受了高中以上的教育,从不参与到权威型转变,可能性就提高了五倍,这个数字是惊人的,所以说密集型教育是教育程度低的父母,让孩子接受高层次教育的必要条件。

所以孩子还是要管的,不管孩子目前的状况多么不尽人意,是学霸还是学渣都得管。因为孩子毕竟还小,可塑性很强,他们对未来没有规划,对社会没有正确的认知,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很容易玩物丧志、误入歧途,青少年时期教育的失败会导致后患无穷。在比较危险的青春期,有父母陪同一起走过,那么孩子将会少走弯路或不走弯路,家长不一定期望孩子将来能成就多大的事业,能挣多少钱,只希望孩子未来有更多的选择,有相对美好的人生。

在权威型父母当中,母亲比父亲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家中有一个碎碎念的母亲,就可以培养出一个不情不愿的学霸,但是如果有一个狂躁型的父亲,有可能培养出一个很糟糕的孩子。

本书还带我们认识了不同国家父母的教养方式是怎么样的。不同的教养方式下会看重不同的素质,比如说中国就认为勤奋非常非常的重要,还分析了美国、瑞士、瑞典、芬兰等国家的教育优势与不同,这里笔者就不详细赘述了,今天我主要是想从作为父母的角度来看。

我们认识到了当下教育的问题,可以多学习芬兰,芬兰的教育概况可以总结为两件事:一是让孩子对学习感兴趣;二是教孩子如何学习。

从某种意义上说,父母的教养方式造就了孩子的现在,父母的眼界决定了孩子的未来,想让自己的孩子在现有的基础上成长进步,登上教育的金字塔顶,改变自己,向智慧父母看齐,与朋友们共勉!

相关文章

  • 《爱,金钱,孩子》摘录

    为什么当代父母对孩子更关注、更严格?这样的教养方式是好是坏? 本书从经济学角度揭示了不同父母选择不同教养方式的原因...

  • 爱,金钱和孩子

    为什么当代父母对孩子更关注、更严格?这样的教养方式是好是坏? 本书从经济学角度揭示了不同父母选择不同教养方式的原因...

  • 从经济学角度谈不同的教养方式

    最开始看到这本书《爱、金钱和孩子》以为是一本畅销育儿书,读完才知道不然,并不是教我们什么样的育儿方法更有效。它是两...

  • 听《爱、金钱和孩子》的感想

    今天听了《爱、金钱和孩子》,从经济学角度提出了不同父母选择不同教养方式,教育问题和家庭经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本...

  • 《爱,金钱和孩子》(二)教养方式的进化

    最近读了一本书:《爱,金钱和孩子》,两位经济学家从经济学角度探讨父母的教养方式。 虽然不是育儿方法论,但值得父母一...

  • 育儿的逻辑@2022-03-19

    教养方式的思考 “教养方式”是策略。了解不同教养方式,就了解了不同教养方式会带领孩子走向什么样的未来。但这个未来并...

  • 【日更365天】Day117 从经济学角度看父母教养方式

    今天听了樊登讲的《爱、金钱和孩子》,这是一本从经济学角度看父母教养方式的书。 “20世纪80年代以来,收入差距的加...

  • 教养的重要性

    适度谦逊的态度,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养的方式,是日积月累的沉淀下来的结果,一个好的教养态度,有着不同角度的世界...

  • 角度不同,方式不同

    面对2C产品以及自家公司使用的后台产品。出于角度,对其的设计开发态度就不一样。后台只要好用,稳定。样式,易用性,在...

  • 104 当前经济环境的3个特征

    与跟很多经济学家从金融、国际关系和政策的视角来看经济环境有所不同,陈春花老师的总结更多是从企业创新和管理角度来谈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经济学角度谈不同的教养方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sykd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