轿子的故事

作者: 终南山故事 | 来源:发表于2017-06-01 15:53 被阅读18次

一、轿子的出现

在考古发掘的材料中,时常会发现马车的形象。

洛阳的市中心的天子六驾博物馆里就有东周时期的“天子六驾”。秦兵马俑博物馆里面展出有秦始皇出行时候乘坐的青铜车模型。在汉代、魏晋南北朝的画像石、壁画上多有车马出行的场景。唐代时候,骑马成了一种流行的时尚。

唐代以前,中国人都是以马为主要的交通工具。但是,近一千年以来,一切都在默默的发生着变化。原本由皇帝和高级贵族无聊时候享用的肩舆或辇重新改造而成的轿子,出现在了宋代的《清明上河图》吵杂的闹市里。

二、奇异的一幕

17世纪时欧洲人发现了新大陆的年代,社会的各个组成部分都踏上了快车道。西方的轿子开始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安装了弹簧的马车。与此同时,中国的轿子不但没有废弃,反而开始制度化,有了所谓的二人小轿、四人小轿、八人大轿等等,坐轿子成了身份的象征。

这样,便出现了地球上奇异的一幕:当中国的贵族和官僚坐在小轿上慢慢的前进的时候,欧洲的商人、异教徒、思想家、文化家等等开始在欧洲大陆上风驰电掣的来回往复。

当然,那时的中国国土已经足够辽阔,文化已经圆满,一切都很好,不需要再想汉代那时候急行;而在西方,不急行就要落后,不急行就要失去一切。

三、和睦的场景

1920年,英国哲学家罗素来到中国,坐过中国的轿子。他回国后如此回忆:“我记得在一个炎热的夏天,我们几个人坐在轿子里,被抬过山丘,道路崎岖难行,轿夫非常的辛苦。到了山顶后,我们停下来十分钟,让他们休息一会儿。轿夫们立刻并排坐下来了,抽出他们的烟袋来,又说又笑,好像一点忧愁都没有似的。”

这是多么和睦的场景,坐轿的人在享受了山顶风光的同时却避免了艰难的跋涉之苦,而轿夫虽然辛苦,可也有微笑,两得其乐。

罗素大很惊讶,因为他认为在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人处于类似的情况,绝不会像中国轿夫这般乐观而顺从。但罗素或许不知道,轿夫的“笑容”乃是中国两千多年来的文化的“结晶”。

如果西方人一直未侵略中国,那么中国国内是多么“和睦”呀!坐轿的舒服,抬轿的顺从,还有笑容。然而,这种“笑容”并非中国人历来如此。

   春秋时候,御手也是为主子效力的,却能够表达自己的不满。公元前607年,宋国和郑国交战的前一天晚上,宋国主帅华元犒赏三军酒肉,唯独没有他的御手的份。御手愤愤不平,在第二天的战斗中直接驾车冲向郑军阵营,主帅急忙喊停,御手却冷笑道:“昨晚你说了算,今天我说了算。”交谈之间,战车已经冲进了敌营,华元被俘,宋军大败。

相关文章

  • 轿子的故事

    一、轿子的出现 在考古发掘的材料中,时常会发现马车的形象。 洛阳的市中心的天子六驾博物馆里就有东周时期的“天子六驾...

  • 微故事:轿子

    文:易一寒 刘老爷出门要坐轿子,他看起来不胖,轿夫却每日累得不行。 一日,轿夫大牛跟其他轿夫说:“刘老爷干瘦如柴,...

  • 轿子

    老人太老了,只能苟延残喘的躺着,生命垂危,却又吊着一口气。 儿媳妇看着行将木就的老人,苦眉愁脸的道:“孩他爸,公公...

  • 抬轿子

    抬轿子的名人想的是坐轿子。

  • 女孩的轿子

    我好像是和同伴走失了,又好像是被同伴抛弃了,我也不知道我在哪。好像突然一下醒来,就被放在这个熙熙攘攘的街道。我拉住...

  • 拉风的轿子

    早些年,阅读了一整套熊召政写的小说《张居正》,共四册。此书曾获得第六届茅盾文学奖,选购此书时,就冲着这个耀眼的光环...

  • 50的轿子

    智能单成了两次,原来是之前制定了重复的同样价格的自动单,完全一样的成交价,虽然不是同一时间对它做出的判断,但可以说...

  • 长篇小说丨青石碑96

    轿子到了。 看门人殷勤地撩起轿子帘子,万县令红光满面地从轿子里钻出身子来了。 张屠夫见此三步并作两步赶到轿子旁,对...

  • 轿子雪山

    沿途的野花迎着秋风 低吟浅唱 浅唱低吟 沿途的羊儿在树丛里 走来走去 走去走来 沿途的马们摇着尾巴 依依青草 青草...

  • 红轿子

    姐姐出嫁那年,我十三岁,小妹七岁。 那时候还没有结婚一说,凡是村里边有姑娘出阁,我们都唤作“坐花轿”。...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轿子的故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tjef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