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今天,我一直在会上,按照规定没有带手机进会场。
回来后,发现有一个总也没有什么联系的同事,竟然给我打了6个电话。
我一想可能是有什么事情吧,赶紧回过去。他说:没为什么大事,就是这个周日姑娘要进行婚礼答谢,问问有什么规定和要求没有?
我释然一笑说:我还以为你老兄有什么了不得的事情,吓得我一点没耽搁,散了会洗手间都没去,就给你回电话。、
近几年来,我们这个体制内单位越来越多的人,就像这位仁兄一样,开始在老人寿辰、孩子升学、子女结婚的问题上,采取审慎态度,每每家里有个大事小情,都要找我这个干纪检监察的人问问规定,摸摸底数,了解了解上级的要求,防止踩红线。
有时候,我跟同事半认真半调侃说,现在广大党员干部政治站位越来越高,纪律和规矩意识越来越强了。
一位同事大姐很郑重地说:“既然还要在体制内干,就要听招呼,守规矩,否则受伤的一定是自己,这这点道理谁都清楚。”
我听了忍不住向她竖起大拇指,姐,你还真是个明白人。
2、
我对这位大姐说的深有感触。
即便抛开党性原则和政治站位(当然这是绝对抛不开的,我只是打比方),就个人发展和平安来讲,除了守纪律守规矩,还有什么办法能够保护自己不犯愚蠢的错误呢。
这让我想起了一年前的一件事。
一个同事未经审批因私出国,被人举报,经查实被给予纪律处分。
调查期间,他一万个委屈和抱怨,多次找到我们说好多人都这么做,他本是花自己钱带着老婆孩子假期去玩,怎么就盯住他不放。
调查中,他的情绪十分激动,恨举报人,恨自己运气不好等等,怎么劝也不行。
直到有一次,他又说,很多人都这么做,怎么就查他。
我实在听不下去了,提高了声调问他“你出国了没有?”
“出了,但是——”
“经过审批了没有?”我根本不容他说下去。
“是没有报审批,但是——”
“那你还说什么委屈,你一点也不冤?!”
“可是,很多人都——”
“是,可能有别人也这样,但是没有人举报。“
“-------”
“所以,你不冤,但是你倒霉”
--------
事情过去很久,他见到我时说:“当时真不接受,但后来你那句“你不冤,你倒霉”一下子敲醒了我,也对,我不是让人家抓住了么,那还有什么说的。”
我逗他,是啊,你要是不违规,他也不会因为这事举报你啊。
过后我想,他用受个处分的代价,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不在这样的事情上“倒霉”,除了严守纪律,尊重规矩,约束自己的行为,别无它法。
3、
有很多成功的人,他们的成功原因一定有很多。但是尊重规矩,在纪律范围内自我约束,应该绝对是不可或缺的品质。
几乎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范围内工作和生活,这个范围都有着自身的规则和规矩。一个人成功也必须依托这个范围。
从来都没有绝对的自由,任何人的自由都是一定范围内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
知道了这一点,你可能不一定会成功,但是一定不会犯大错而付出不必要的代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