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涛声《论语》学而篇<二>

涛声《论语》学而篇<二>

作者: 天泽书院 | 来源:发表于2019-03-09 05:56 被阅读2次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的每一篇都互相衔接,如果单独去理解,则不能理解孔子宣扬的中心思想。现代很多人会单独拿出一两句话做解读,甚至熬制成所谓的心灵鸡汤,但是你却永远品味不到一只整鸡熬制成汤的味道。逐本求源,方能致用。

        《论语》第一章,简明额要的道出了孔子的思想出发点,那就是周游列国,让自己所理解的“道”得到更多人的认同,让更多的人加入到自己的弘道团队中,从而达到教化万民,使民依理行事。理从何来呢?效天法地。天地化生万物,若逆天则必然受到惩罚。形而下成为人伦的基本原则,即“仁义礼智信”,使天下万民遵循,以达到社会安定。

         作为一个人,应该具备什么品德呢?即”仁”,如何判断这个人具备这个基本的品德呢?我们来看孔子的观点。

“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鲜”:少,不多见的意思。一个孝敬父母尊重长辈的人,如果说他容易犯上,这样的人是很少的;如果他不会犯上却说他会制造不安定的社会因素,总是处处捣乱,这样的人也从来不会有。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具有君子之行为的人是会遵循最基本的人伦规则,这个规则确立了之后,整个社会就会形成“道“,一个人人都能够认可并遵守、依此规范言行的”道”。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这里”弟”通”悌”,尊重长辈。父母为天。孝敬父母尊重长辈,是一个人具备”仁”的根本。从”仁”中生发出”义礼智信”,社会的和平,人与人之间的友爱都以此为根本而生发出来。

         结合现实社会,若要了解一个人,就可以看他有没有具备”仁”的根本:”孝弟”。人人都有仁爱之德,天下则会有友爱。

相关文章

  • 涛声《论语》学而篇<二>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

  • 涛声《论语》学而篇<三>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善于花言巧语,言语时又带着满脸谄媚之相的人,很少有具备”仁”的品德的。 ...

  • 涛声《论语》学而篇<四>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是孔子的一个学生,性情沉静,举...

  • 涛声《论语》学而篇<五>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对于一国之君,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品德呢? 孔...

  • 涛声《论语》学而篇<七>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一个不尊重礼义的人形象精神面貌...

  • 涛声《论语》学而篇<六>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孔子说:一个人回到家就要孝敬父...

  • 涛声《论语》学而篇<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段话,想必很多人都是...

  • 涛声《论语》学而篇<八>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有好些人的办公室里有悬挂<慎终追远>这四个字,附庸风雅而已,有几人能够...

  • 涛声《论语》学而篇<九>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

  • Mybatis中特殊符号转移

    1. 写法1 原符号替换符号<<<=<=>>>=>=<><>&&'&a...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涛声《论语》学而篇<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tsr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