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早饭。现在很多人对不吃早饭都习以为常了,不吃早饭有三大群体:第一个群体是上班族,早上赶时间来不及吃,日久形成习惯,干脆把早饭省掉了。第二个是学生群体,中学生和大学生,一些不住校的中学生,因为早上时间赶的紧,就经常来不及吃早饭,大学生因为管理松散,晚睡晚起,早上起不来就干脆不吃了,一看八点多了就急急忙忙去听课了。第三个群体是老年人,主要是一些独居的老年人,本来吃的就不多,身边反正也没人管,干脆也就不吃了。把这三大群体提出来,都是要引起大家关注的,可能你身边的亲属和朋友就有这样的,你是不是也习以为常了呢?
我们人体有很多生物钟,睡眠有生物钟,饮食也有生物钟,这些生物钟都是出生以后慢慢形成的,对维持生命健康有序有着重要意义。早上的七点到九点,人体的消化系统会活跃起来,消化液的分泌会出现一个小高峰,主要是胃、胰腺、胆囊。以胃为先锋,胃先兴奋起来,然后向大脑发出饥饿信号,再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促进胃液分泌,胃液大量分泌为食物进胃以后消化做准备,这个时候胰腺和胆囊在胃的牵动下也会开始做一些准备,如果正常进食的话,在食物的刺激作用下,胰腺会分泌大量的消化酶,胆囊会分泌大量胆汁,如果不进食的话,胰腺和胆囊就会分泌很少,胆汁会被浓缩储存在胆囊里面。胃往下连接十二指肠,胃和十二指肠存在着协调运动,我们把它叫做顺向蠕动,就是胃往下推动食物进入十二指肠,十二指肠也跟着往下蠕动,食物顺利的往下进入小肠。这些协调分泌啊,蠕动啊,都是非常重要的生物节律。
如果正常进食的话,我们就会了解到,胃、胰腺、胆囊分泌消化液就会协调有序的进行,那如果要是不进食呢?首先受到伤害的将是十二指肠。因为十二指肠耐碱不耐酸,它基本上始终处在一个碱性的环境里面,它自己会分泌一些碱性液体,胆汁和胰液也是碱性的,都能有效的中和胃液,因为胃液是酸性的,这样就有效避免了十二指肠被胃酸腐蚀烧伤。该进食的时候不进食,胃液大量分泌,而胰液和胆汁却很少,大量的胃酸进入十二指肠以后不能被有效的中和,十二指肠就很有可能被腐蚀烧伤,日积月累就会形成溃疡,这就是为什么长时间饥饿的人容易得十二指肠溃疡。而且胃和十二指肠的顺向蠕动节律会失常,十二指肠为了对抗胃酸的侵袭,于是出现逆向蠕动,就是往上蠕动,这样就会把十二指肠里的各种液体推进到胃里面,这就完全乱套了,这个生物节律乱了以后会带来很多麻烦。
其次就是胃。胃是耐酸不耐碱,胃壁表面有一层比较厚的粘液屏障,能够有效阻挡胃酸内渗造成自我损伤,但是长期不吃早饭,这些大量的胃酸是完全有可能突破粘液屏障的,久而久之会出现胃炎、胃糜烂甚至胃溃疡。更重要的就是十二指肠的逆向蠕动,很多人都听说过胆汁反流性胃炎,这就是逆向蠕动造成的,十二指肠它时不时往胃里逆向蠕动,十二指肠里的碱液包括胆汁就会反流到胃里,这些碱液会破坏胃的粘液屏障,会直接造成胃炎,再加上胃酸的协同作用,更容易形成胃溃疡。溃疡是什么?类似于口腔溃疡,就是烂了个洞,还没有烂穿,烂穿了就是穿孔,是会要命的。十二指肠的逆蠕动还会表现出功能性消化不良,比如早饱,没吃几口就饱了,腹胀,烧心,很有可能都是这个逆蠕动造成的。
再个就是胆囊。长期不吃早饭,会导致胆汁过度的浓缩,时间久了会形成结晶,就像你烧水一样,烧的久了会形成水垢,胆汁过度浓缩最常见的是胆固醇结晶,这些结晶日积月累又会慢慢形成结石,而且胆囊不能按时有效的排空,时间久了会增加细菌滋生的机会,这样就慢慢出现了胆囊炎、胆结石,也是很令人头疼的问题。
不吃早饭对胰腺的分泌功能也是有影响的,可能会出现胰腺的功能减退,有的人在饥饿之后伴随的是暴饮暴食,导致胰液的短时大量分泌,有可能会诱发急性胰腺炎,这个也是很要命的疾病,是消化内科里面治疗起来最为棘手的。
从中医养生的角度来讲,上午属阳,阳气比较活跃,气血充沛,才能保证学习工作高效进行,这些都需要胃气的充养,胃气就是水谷之气,只有饮食才能有胃气,才能滋养阳气和气血。该进食的时候不进食,胃气就会变弱,不光是阳气和气血得不到充养,肝还会过来克犯胃,中医的五行学说提出,胃属土,肝属木,木克土,很多胃病去看中医,会说什么肝胃不和啊,肝气犯胃啊,胆火犯胃啊,实际上都是木克土。还有很多胃病是脾胃不调,中医认为消化是脾胃协同完成的,你不吃早饭,饥一顿饱一顿,就会导致脾胃功能不协调,就像上面说的节律乱了,就需要去调和脾胃。
早饭只要简单有营养容易消化就行,吃一点或者晚一点吃,总比不吃要好的多。讲了这么多不吃早饭的危害,有没有引起大家的一点重视呢?关心你我他,健康的一天,从一顿简单的早餐开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