惦念是什么味道,惦念有颜色吗,惦念可以触摸得到吗,在我身边,这些都是可以品道看到摸得到的。有人惦念是一种幸福,认识惦念是一种责任,领会惦念需要用心。它小小的,有个开关在那里,等待一个时机,就会被触动。
临出门时,孩子和平时一样,跟老人道别:爷爷奶奶再见,我走了喔!此时,我已站在门外,正准备关上门。从半开的门可以看到我婆婆从厨房走到餐桌旁,她像是要去厨房,正好走到门口,不经意说了句:
宝贝,星期三,有空就打个电话,没空就不要打了。
道完再见,祖孙俩就此分开。
自从孩子住校以来,每周三是孩子和我公公婆婆约好的电话沟通日。每个周三晚饭时间,公公婆婆总会一遍又一遍讲述他们今天和孩子电话中说了啥。
嗨,这孩子,我还没说话呢,她就说阿娘,我每天喝水了,今天也喝了。再一周,老人会说,电话里我还没问呢,已经主动报告今天吃了啥。 第三周,呵,这孩子,我还没说话呢,她就说我每天喝水了,今天也喝了。
不知道那一天他们重复了多少次那天的对话。同样的内容我听得可以背下来。
走过几棵香樟树,离他们远了一些。孩子抬头看向我,定定地说道,要不我今天给爷爷奶奶打电话一下。
我没回答她,她每天日程都安排得满满的,这个可以从她们学校课程表看得出。高中阶段,每天晚上夜自习结束到寝室已经9:20,接着她们要打扫宿舍卫生和个人洗漱,10:15熄灯。
每周日下午返校,孩子嫌我们烦,当天不再通话。于是我们做了一个约定,从周一开始,孩子给我们轮流打电话,周一给妈妈周二给在外地出差的爸爸,周三爷爷奶奶,周四再轮到妈妈。
夜色宁静,我们肩并肩走过好多棵香樟树下,树影婆娑,落在我们俩的脸上身上手上。
“我爸妈从前也这样,常对我这样说这种话。”
我和孩子没有再提及刚才老人那句话。放在从前孩子会很不耐烦,知道啦,就是多喝水早点睡觉!这不就是婆婆每天和我们重复说的话吗。
我没有跟孩子说两位老人想孩子,却又不肯让孩子觉得他们很想她。每个星期三晚上当我走进公婆家里,总能感受到洋溢在屋内阳光和快乐的空气。那是一个只有一两分钟的电话带给他们的幸福。尽管只是重复那几句简单的对话。
今天跟我讲了一分半呐。
今天没讲多少,好像在忙—孩子忙着呢,累着呢。
但临出门前那句话却变成,没时间不要打电话了。
这句话恰恰是心里一直在想听到电话铃声啊。
当天晚上,孩子真的给他们打了一个电话,不到一分钟。第二天晚饭时,老人一见面就跟我大声说,宝贝竟然昨天给我们打了个电话,这孩子!
晚上九点多,孩子也跟我打了个电话,说他们昨晚接电话好开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