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之“亲民”

作者: KafkaG | 来源:发表于2017-04-15 14:27 被阅读8次

今天开始学习阳明先生的学说,打算每隔一天一篇王阳明,一篇曾国藩。 学习王阳明依据的是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吴光、钱明等编校的《王阳明全集》,学习曾国藩依据的是致公出版社的《曾国藩书信》。拟分别分段和分篇学习并总结王阳明的学说以及曾国藩的书信。



今天学习的是《传习录》,第一段《徐爱书》算是徐爱为前半部分《传习录》作的序,并无多少价值,直接省略。在正文开始的时候徐爱便直接问王阳明否定朱熹把“在亲民”写做“新民” 而他自己却依旧本作成“亲民”的依据。 这里需要解释一下:1:“亲民”一词出自《大学》,而王阳明的很多思想也是出自《大学》之中,包括他与朱熹的很多分歧都是在对《大学》的解释上;2:王阳明的思想是和朱熹相对的,他们的思想有着根本上的分歧。这种分歧会随着我读的加深慢慢讲解。

徐爱说朱熹把“在亲民”理解为“新民”的院子,在《大学》后面章节中的“作新民”一词是可以为其提供依据的,所以他就进一步问王阳明的依据是什么?王阳明在回答的第一句就直接否定到“作新民”“新”字应该是自新的意思,而不是“在新民”字的 使民更新,教民向善 的意思,所以它不能依朱熹言为“在新民”。 接着他说 字是不能作为 字解释的,他举例道:《大学》下文中的治国平天下 处皆和新(即对应的“亲”字)字没有什么联系。就像下文所说: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如保赤子、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等一类的话语,这都是含有 使民向善的意思。而后他又举出《孟子》所言之: 亲亲仁民,他认为 “亲民”就是这个句子中 的意思,也就是 仁之的意识。 这里需要讲解一下亲亲仁民的意思,它的意思是亲爱亲人仁爱百姓。 注意这里孟子说这句话时是有递进关系的,他的原文是“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翻译成百话就是:君子对于万物,爱惜它,但谈不上仁爱;对于百姓,仁爱,但谈不上亲爱。亲爱亲人而仁爱百姓,仁爱百姓而爱惜万物。 也就是说孟子的意思是如果达到爱惜万物就要达到仁爱,而要达到仁爱就要首先亲爱亲人。 王阳明也同意这句话的,所以接下来他就说“‘亲之’即‘仁之’”亲之仁之的第一步,本质上也是 仁之,然后他又举例说当百姓不能亲爱亲人,互相亲爱时,虞舜就认命了契为司徒来掌管: 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教,来人人民学会互相亲爱,推己及彼,也就能达到了社会的仁爱

他还说在《尧典》中克明俊德其实就是《大学》中的明明德,注意一点的是王阳明把明德的概念作为《大学》的根据,而且他还把《大学》中“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在三大总纲领归结为“明明德”这一点,所以“明明德”在王的思想中是很重要的。然后他又接着说《大学》下文中的从“以亲九族”到“平章”、“协和” 其实就是 亲民的意思,其实就是“明明德于天下”。而且,也像孔子说的那样“修己以安百姓”,他认为 “修己”其实就是统治者来明明德 的方法,“安百姓”其实也就是“亲民”教化人民,所以说,把它说成“亲民” 就是加上了 教养民众的意思,但说明新民就有点偏颇了。
其实这一段只是对《大学》中“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亲民”的解释,我认为单单这一段就有了很深的含义与为政之道的根本意义:在于教化人民。 国家是由人民组成,只有人民善并且和谐相处,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才能发展,尤其是当今的中国,亲民 的教化形式当迫在眉睫。

关注关注号:課書

微信二维码.jpg

相关文章

  • 治国之“亲民”

    今天开始学习阳明先生的学说,打算每隔一天一篇王阳明,一篇曾国藩。 学习王阳明依据的是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吴光、钱明等编...

  • 《老子》第六十五章

    六十五章(治国)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民之难治,以其多智。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 大帷浅解〈道德经〉第六十五章

    [原文]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

  • 《道德经》第六十五章

    [原文]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①民,将以愚之②。民之难治,以其智多③。故以智治国,国之贼④;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

  • 老子语录 第六十五章

    [原文]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①民,将以愚之②。民之难治,以其智多③。故以智治国,国之贼④;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

  • 道德经第六十五章 玄德

    [通行版原文]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①民,将以愚之②。民之难治,以其智多③。故以智治国,国之贼④;不以智治国,国之...

  • 散译《老子》65 善为道者

    原文:“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

  • 《老子》笔记58 2018-12-11

    第65章 [原文]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 学习《德经》第六十五章 将以愚之

    原文: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 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知此两...

  • 老子说过的名言名句

    76.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77.江海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治国之“亲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wina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