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春分。今天,我给大家介绍有关春分的有趣知识。

春分,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

春分的“分”有两个含义,一个是“昼夜平分”,在春分这天,太阳直射赤道,昼夜平分。春分过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导致北半球白昼逐渐变长,南半球的夜越来越长。

春分的另一个含义是“季节平分”。古时以立春到立夏之间为春季,而春分日正处于两个节气之中,正好平分了春季。

除此之外,春分节气还有哪些文化习俗呢?一起来看看吧。

燕归来。古时中国人将春分节气的十五天划分为三“候”,每个部分为五天。古代便有“一候玄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的俗语。这种划分 也揭示了春分的气候特点。


如古话所言,燕子会在“一候”的时候飞回北方;滚滚春雷则发生在“二候”;到了“三候”,闪电会频繁出现。这种划分揭示了春分的气 候特点。


吃春菜。在一些地区,春分期间吃春季时蔬是非常普遍的习俗。而各地的春季时蔬,又不尽相同。“春季时蔬”指的是季节性的蔬菜,各地之间各不相同。中国医学典籍《黄帝内经》建议人们食用应季的蔬菜,有助于保持健康,带来好运 。


立鸡蛋。还记得在“立春”篇中提到的“立鸡蛋”活动吗?“春分到,蛋儿俏”,这项具有千年历史传统的迎春活动在春分也十分盛行。人们认为,如果有人能将鸡蛋竖立起来,他将会在未来交好运。也有些人认为,春分当日是玩这个游戏的最佳时机,因为在这天,地球的地 轴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处于一种相对平衡状态,这使得鸡蛋更容易被立起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