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访者提问:我总是觉得自己亏欠别人,总是害怕自己惹别人不高兴伤害到了别人,吵架了也是觉得自己伤害了别人而自责 ,是所有人都这样还是我有病啊?
小V解答:《巨婴国》里面说,我们的心里都住着一个内在的小孩。当这个小孩拥有足够的爱时,他就能够自信的面对生命中的一切。就算别人因为我而不那么高兴,就算我们吵架了,我也依然是我,我能够客观的去看待与人交往中发生的不快与纷争。
当这个小孩缺乏爱的力量时,在与人交往的时候,它容易陷入“我只要好好做,别人就会爱我”的怪圈中,在人际交往时把别人的喜怒哀乐作为评价自己是否可爱的唯一标准,也就容易把别人的情绪当做自己的责任。亲爱的,这跟病无关,这跟你对自己的信念有关。
如果在生命的最初,我们能够拥有一份全然的爱,全然的信任,能够接纳我们的伤痛、我们的弱小、我们的不完美。那么我们能够拥有探索世界的勇气,与人交往的自信,以及为自己的存在而感到欣喜的安全感与价值感。如果缺乏这样的爱,那么在与人交往时,首先就会想要赢取对方的爱与关注。
这时我们就主动的将控制权交到了对方的手中,对方的喜怒哀乐就是评判我是否完美的标准。我们成为对方手中的牵线木偶,情绪由其主导,好坏对错由他评判。这么看来对方的喜怒哀乐就真的要由我们负责了。然而事实是,成年人之间的交往讲的是势均力敌,你情我愿。所以,亲爱的,请对自己好一点。
你亏欠的不是别人,正是自己。三毛曾经在 《西风不识相》 中讲述过她的留学经历,最初她抱持着“吃亏是福”的信念,百般讨好、忍让同宿舍的女孩儿们。除去最初的感激,当舍友们习惯了她的好之后,她只能越来越“讨好、忍让”,稍有放松,就会遭到责难;而当她不在委曲求全之后,反而赢得了真正的尊重与欣赏。
你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感觉,也许是因为你从来没有真正的爱过自己。真相或许残酷,但是看到真相的那一刻,也是新人生的开始。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爱是深深的理解和接纳”。你理解自己,接纳自己吗?为什么你会觉得亏欠别人呢?可能是因为在你的心里有一个完美的自己。这个完美的你能够恰到好处的处理人际关系,聪明能干的解决生活工作中的所有问题。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我们会因为这样那样的事情与亲人、朋友、恋人产生争执,面对工作也有力不能及的时候。这时你心里的完美自己就会攻击现实中的自己,并会对相应的人和事产生深深的亏欠感。
人生不止是风和日丽,也不仅仅有狂风暴雨。时而阳光明媚,时而风雨交加才是生活的本来面貌。首先要学会与自己好好相处,才能与别人好好相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