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大学生活
005 这场学生争夺战,为什么老师干不过手机?

005 这场学生争夺战,为什么老师干不过手机?

作者: 夜之巅 | 来源:发表于2018-10-30 23:16 被阅读6次
005 这场学生争夺战,为什么老师干不过手机?

1

作为一名高校老师,在课堂上看到学生玩手机的几率越来越大了。

一进教室,就看到学生们除了跟同桌聊上几句,大部分时间就是在刷朋友圈、刷剧,还有人在趁上课之前的间隙玩几局绝地求生、开心消消乐。

站在前面讲课,总有几个学生窝到最后一排玩手机,时不时偷瞄一眼。认真听讲的,似乎也就只有前三排的那十几名学生了。

正所谓:你讲得天花乱坠,我玩得津津有味,期末考试啥也不会。

沉迷手机不能自拔,于是我时不时就能看到一些“有趣的”情况:

——被老师叫起来回答问题,两眼一片茫然,或低头无语,或吭哧吭哧,半晌,从嘴里挤出一句话:老师,你刚才问得啥?

——讲到重要知识点,下面一片手机相机的咔嚓声,间或还有闪光灯不时亮起。一时间就像是新闻发布会,而老师是新闻发言人!

——正上课,忽然一女生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声音,其他同学侧目而视。女生手忙脚乱地去划拉手机。原来是戴着耳机听歌,浑然忘我地跟唱起来了……

2

马斯洛需求理论把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生存、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

决定学生在老师和手机之间选择后者的,就是学生的需求:

——手机网购、订外卖解决温饱问题,满足生存需求;

——手机订酒店、约民宿解决居住问题,满足安全需要;

——手机聊微信、发微博不断扩大着与人交往的圈子,满足社交需要;

——在手机上被点赞、上热搜找到被别人崇拜的感觉,满足了尊重需要;

——手机直播、做微课,成为某个领域的大神,自己价值被公众承认,满足了自我实现的需要。

瞧,五个层次的需求手机几乎都能满足。那一方屏幕能有像磁铁一样的吸引力也就不足为奇了呀!

反思一下,老师能给学生什么?能满足学生哪层需要呢?

3

现在这个时代,早就不是“我讲了你就一定要听”的时代了!借助互联网的强大力量,学生完全可以成为他感兴趣的领域的专家!比老师还厉害!

这样的例子现在很常见!

作为老师,是不是也应反思一下自己:

——我讲课是不是受学生欢迎?

——学生只玩手机不听课,是不是我讲课有什么问题?

——我的课堂还能不能更有趣、更吸引人?

这三个问题回答好了,课堂的抬头率应该会提升一大截吧!

接下来是我自己的回答,供大家参考:

第一,老师讲课好不好,老师自己说了不算,甚至督导组说了都不算,得是学生说了算。这就好比一个工厂,生产的产品好不好,厂家、专家说了不算,消费者说了才算!不要怀疑学生或者消费者的判断力,他们最在乎个人体验,是用脚站队的。

第二,学生爱玩手机不听课,老师的讲课肯定是有问题。别抱怨学生素质差、理解力不行。学生情况是改变不了的客观事实,需要改变的是老师的教学思路;就算学生真的是有素质问题、能力问题,难道老师就不教了吗?按市场规律来说,学生花钱上学,就是消费者。你见过哪个商家买卖不好埋怨消费者的?又有哪个饭店抱怨顾客口味刁钻适应不了他们的饭菜?

学生的心思在不在课堂上,老师起到很大的作用。倘若老师能跟上学生的节奏,用自己的人格魅力牢牢吸引住学生,学生的心思怎么会不在课堂上呢?

古人说,亲其师而信其道。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老师,学生自然愿意放下手机听老师讲课。

4

1920年,鲁迅到北大国文系讲《中国小说史略》。第一次上课,他身着打满补丁的蓝布衫,夹着小布包,右耳上夹一铅笔,手里拿着薄薄的讲义,准时走进教室。那与其他教授衣冠楚楚风格截然不同的打扮,让学生们颇感惊异,议论纷纷。

鲁迅讲台上立定,便讲起话来,一张口便是特有的“绍兴官话”,学生们再也忍俊不住,顿时哄堂大笑。鲁迅毫不为意,寒暄几句切入正题。他讲话时既不抑扬顿挫,也无慷慨激昂的音调,但深入浅出,引人入胜,语言中蕴蓄着精辟的见解,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往往跟传统说法不同,但却十分中肯。15分钟后,学生们的注意力彻底被吸引了,个个瞪大眼睛,竖起耳朵,生怕少听一个字。讲了半小时后,鲁迅又旁征博引,与学生互动起来,教室里沸腾着年轻人蓬勃的朝气,与其他枯燥沉闷的课堂形成了鲜明对比。

鲁迅由此“一课成名”!从此,鲁迅只要一踏入教室,学生立刻鸦雀无声,聚精会神。后来,鲁迅课堂上不只是国文系学生,别系学生、校外青年也不少,甚至还有人专程从外地赶来。教室里两人一排的座位上,总是挤坐着四五个人,连门边走道都站满了学生,甚至相当多的北大讲师和教授也早早占好了位置。

老师和手机之间的争夺战,唯一的失败者,是学生!

鲁迅先生的这个故事,应该会给老师们一些启发吧?相貌平平也好,衣着朴素也罢,甚至说话带着方言也没什么。比不上帅哥美女、网红明星,我们也可以用强大的人格魅力、丰富的知识储备把学生从手机屏幕拉回来。

作为老师,教书育人是本分,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精耕细作,总结反思,不断提高,让学生喜欢自己,进而喜欢自己的课,这是基本工作。

这正是:

毕竟时代已不同,

老师手机两相争。

主动改变早打算,

苦心孤诣为学生!

2018.10.30

请关注公众号:李晓辉老师

相关文章

  • 005 这场学生争夺战,为什么老师干不过手机?

    1 作为一名高校老师,在课堂上看到学生玩手机的几率越来越大了。 一进教室,就看到学生们除了跟同桌聊上几句,大部分时...

  • 手机市场认知攻略:你看到的可能不是真相

    行至中局,手机行业的这场争夺战却越发地扑朔迷离。 2016年后的存量竞争,让国内的手机市场格局前所未有的稳定,特别...

  • 卡塔尔世界杯,我会一直铭记

    关于克罗地亚队与摩洛哥队之间进行的这场季军争夺战,也是我从八分之一、四分之一、半决赛,季军争夺战和冠军争夺战共计1...

  • 心灵书写 || 我和我的父亲<7>

    我与父亲(7) 人与人相处,是一场能量的争夺战。 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这场争夺战,我们将变成控制者...

  • 说说关于统一思想

    为什么高科技尖端领域14亿人 干不过3亿美帝?干不过1亿小日本? 干不过8000万德国? 干不过5000万英国? ...

  • 日记160418

    忙碌与烦躁。 明天挑战语文默写裸考,不过代课老师监考挺严的,看来要用情商和手机拿下这场考试了。

  • 第623期【教育反思】

    教育反思 ——手机争夺战 文/韩月娥 ...

  • 尚德机构:在线直播学自考,草根变精英

    现如今,我国每年有成人和网络教育本专科在籍学生千万人左右,他们中的很多人在这场“命运争夺战”中,坚持不懈地努力着,...

  • 手机争夺战

    小枫今年读初中二年级,以前的成绩都是排在年段100左右。今年秋季学校进行培优班选拔。对于排名100左右的小枫来说,...

  • “手机”争夺战

    今天一大早,就有一个家长慌里慌张地地从我们教室前走过,不一会儿,隔壁班班主任曲老师就和家长在走廊说话。几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005 这场学生争夺战,为什么老师干不过手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xan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