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学时,我们学过一篇文言文《曹刿论战》,其中最著名的一句话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是说在作战过程中,阵前将士最好是在第一次被激励起来时就让其投入战斗,这时的士气最旺盛。随后将随着激励次数的增加而逐次衰减,直到完全消失。
其实,很多事情都遵循同样的道理。
人在年少时很容易感动,所以李清照才会说:“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随着年龄的增长,愁也许会增大,但对一个人的影响却会减小,比如李煜面对亡国也只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我是一个很感性的人,会为很多事感动,经常会陪电视剧的男女主角、小说的男女主人公,甚至一些音乐剧和舞剧的主角一起流泪。但随着阅历的不断丰富,感动的次数越来越少,感动的触发点也越来越高。
新冠肺炎肆虐以来,让我无数次地为一些大人物和小人物感动并流泪。感谢他们的无私付出和无畏牺牲,让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了正常的生活。如果没有他们,我们的生活还会无序甚至无望更长的时间。
当一切都恢复正常,我们把新冠也当成了非典一样,认为它正在我们的生活中渐渐消失,有时连戴口罩都认为是一种多余。
今年7月初,我到武汉出差。晚饭后,我独自一人漫步在长江岸边,看着两岸闪烁的灯光,江面上穿梭的船只,岸边安详幸福的武汉人悠闲自在地在散步、跳舞、打拳……怎能想到一年多前,这里曾经空无一人,所有的武汉人都为了疫情而自觉地在家中隔离。
我还专程打车到了金银潭医院门口,与我在全国各地看到的医院并无什么差别,人们进进出出,按规定履行相应的防疫手续。
当我坐在电影院里看《中国医生》时,每一个新闻事件都曾经历过,金银潭医院和画面中长江、长江大桥、黄鹤楼等也都不陌生。原以为自己不会再感动,甚至有可能会对一些事情挑一些刺。
但当医院里发生的一切真实地展现在我面前时,我震惊了。那些面对生与死的考验,亲人与朋友的生离死别,医生职责与人性的拷问,个人、家庭与集体、国家之间的抉择等,都超出了我几十年人生经历的总和。
《中国医生》在打一场没有预案、甚至次次都是措手不及的遭遇战,他们在最短时间内做出了最有效的应对,确保了每一例病症的有效处置。他们是医生,不是神仙,无法手到病除,特别是面对一种人类从未遇到过的病毒。他们都有一颗圣人的心,只要能救死扶伤,个人的一切又算得了什么。他们不只是中国医生,更是中国的脊梁。
我被电影中所展现的一切一次又一次地感动,眼泪几乎一整场都没有停歇,连一旁的儿子都几次为我递来纸巾。
感谢《中国医生》,让我再一次为自己曾经的感动而感动。但这感动不只是为了中国医生,更为了英雄的武汉和伟大的祖国。
疫情并未走远,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守好自己的防线,做好自身防护,让病毒远离自己,也为中国医生减轻一份负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