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冷山在北京磁器口的第一家店开业,主要经营单板滑雪装备,赖刚也由一个滑雪发烧友转而成为一个从业者。现如今,冷山已是国内最大的板类连锁零售品牌,旗下的24家实体店分散在国内主要的滑雪市场中。
2016年10月21日,冷山的第一个双板旗舰店将在三里屯开门迎客,经营高山滑雪板、雪仗、自由式滑雪板、滑雪鞋、雪服、头盔、雪镜等装备。在寸金寸土的三里屯租一个300平米的铺位,花费几十万装修,冷山进入双板装备市场,是非常认真的。
对于冷山进入双板装备市场这一动作,深谙中国滑雪装备市场的Nordica中国区总经理鲍永林表示:“冷山做双板是行业纵深的延展,机遇与挑战并存”。诚然,当下国内的双板装备市场正经历定价混乱、市场分散、海淘泛滥等乱象,这些负面因素让正规经销商很难实现盈利,但另一方面,滑雪在国内正成为一种时尚,对于冷山这家板类连锁零售品牌来说,双板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为什么要放弃呢?
GOSKI产业观察赶在开业之前采访了冷山创始人赖刚,以下为对话实录:
GOSKI产业观察:冷山做单板做得好好的,怎么突然就进入双板市场?
赖刚:其实并不突然,我一开始滑过几年双板,而且上个雪季又陪着孩子玩双板,这个你是知道的。当然不是说我滑双板了就做,一直以来我和国内的双板零售商、品牌商们保持沟通,双板毕竟是更大的市场,我们在当时并不好做的单板市场都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编辑注:雪具零售市场第一),相信把我们好的经验运营在双板市场上,应该能取得不错的反应。
GOSKI产业观察:这个好的经验具体指那些?
赖刚:导购式的服务,把合适的产品推给客人,而不是最贵的;给用户好的购物体验,明亮的店面展示,试衣空间等;营销方式,每年会自己翻译、印制产品册,发表产品评测文章、视频,帮助客人了解产品;赞助滑手来支持滑雪文化的传播,组织滑雪活动、滑雪赛事来增强用户粘性。
GOSKI产业观察:冷山双板的侧重点是传统高山滑雪还是自由式滑雪?
赖刚:目前看,我们的重点是在传统的高山滑雪,就东亚市场(日本、韩国)的发展规律来看,喜欢炫酷的年轻人大部分都去玩单板了,近五年国内的自由式双板不会大爆发。但是当这一批滑双板的雪二代长大以后,可能会迎来机遇。当然,不是说我们不重视双板自由式,我们所售卖的双板品牌,FACTION、ON3P、ICELANTIC这三个是我们自己代理的,同时我们新签了一个很棒的双板自由式滑手爱凌,但是我认为双板装备市场的主要还是在传统的高山滑雪。
GOSKI产业观察:对于双板市场,冷山是如何布局的?
赖刚:三里屯的这个双板旗舰店是我们的重头戏,冷山崇礼的万龙店、云顶店也会售卖双板,这两个雪场是比较成熟的双板市场。
GOSKI产业观察:对于海淘泛滥和价格体系混乱,你怎么看?
赖刚:海淘确实对正规经销商的发展有影响,归根结底海淘是因为同样的雪板国内价格虚高,也就是价格体系混乱的问题。冷山的合作品牌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零售价较往年已经降低很多,回归到正常的价格,价格虚高的品牌我们还没有引进,所以这对今年进入双板市场的冷山来说,是个不错的机会。
GOSKI产业观察:你怎么看待我们这些双板滑雪者的消费观?
赖刚:其实大家都一样,单双板消费者都应该关注性价比,再有消费能力谁也不愿意做“冤大头”不是么?我们能提供更好的购物环境,提供更好的服务,我们的店长、店员都懂滑雪,懂双板。
GOSKI产业观察:这雪季制定经营目标了吗?
赖刚:短时间的业绩对我们来说不是最重要的……长远来看,双板零售市场应该有冷山的一席之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