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散文婚姻育儿
孩子的成长需要慢慢来--《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

孩子的成长需要慢慢来--《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

作者: 海边守望者 | 来源:发表于2018-08-20 14:31 被阅读63次

                这是一本好书

                适合没有孩子想要孩子的人读。

                  适合有一个孩子的人读

                  适合有两个孩子的人读

    作者在书中所记录的养育孩子的一些细节,以及作者通过这些细节所做的思考,都会对我们在养育孩子的路上有所启迪。

      读完《孩子,你慢慢来》这本书,结合自己陪伴孩子的经历,感慨良多,读龙应台写的陪伴安德烈成长的这些温情而又深刻的文字,感觉到她作为一个母亲,是辛苦的也是幸福的!

  生养过孩子的人都知道,那个刚出生的小生命是多么的娇弱,需要父母精心的照顾,尤其是没有育儿经验的年轻人,照顾一个孩子会弄得手忙脚乱,孩子出现一点问题都会非常担心,焦急万分。但是陪伴孩子还会有很多温馨的时刻,抱着孩子,孩子一个甜美的笑,你一切的劳累、疲倦都会烟消云散。

    等孩子慢慢的长大,会给你带来越来越多的惊喜,你因为他(她)会翻身而激动,会因为他(她)会坐、会爬而欣喜,你还会因为他(她)迈出第一步、说出第一个字而高兴不已。这就是陪伴孩子给我们带来的回报,陪伴是最好的养育。这几年我多了很多本育儿类书籍,在书中看到过很多育儿的理论,但是真正用在自己孩子身上的不多,后来我明白了,面对自己孩子的时候,什么育儿理论都不管用,只有用心的陪伴才有用,于是,我变得细心,记录下孩子在成长中的一个又一个细节。三年多来,我写下了二十多万字的育儿日记。

    陪伴孩子的成长就是你跟孩子一起成长,龙应台在文章中写的最多的就是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给孩子讲睡前故事。这给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通过故事培养孩子的好习惯,陶冶孩子的心灵。后来安德烈自己说:“母亲以一种安静的、潜移默化的方式,把我养育成一个,用她的语言来说像一株小树一样正直的人”。我想这与龙应台一直陪伴着孩子读书时分不开的。

作为现代女性,又要工作,又要养育孩子,现代女性的压力是很大的,就像龙应台说的,自我和家庭实际上很有冲突。“谁能告诉我,做母亲和做个人之间怎么平衡,我爱极了做母亲,只要把孩子的头放在我的胸口,就能使我觉得幸福。可是我也是个需要极大的内在空间的个人,像一匹野狼不能没有它空旷的野地和清冷的月光。女性主义者,如果你不曾体验过生养的喜悦与痛苦,你究竟能告诉我什么?”

这种冲突怎么解决,借用苏轼的一句话:“此事古难全”,享受孩子小时候带给你的忧伤和快乐吧,事业有的是时间,而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

龙应台在文章中质问她的丈夫:“为什么一个男人忙于事业,就没有人想要问他:你怎么照顾家庭?为什么一个女人忙于事业,人们就会认为她背弃了家庭?这是什么白痴的双重标准?为什么你公务繁忙就是成功的表现,我公务繁忙就是野心太大、抛弃母职?”尤其是现代社会,养育孩子应该父母双方都参与,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缺少父亲陪伴,孩子会出现很多心理问题。

这本书中还有一点细节让我深有体会。就是家里又有了一个老二,这个老大的表现挺有意思。

“吃完饭的时候,安安不见了踪影,安安自己一个人躲在卧室里,脸埋在枕头上,生病了吗?妈妈坐到床上,把孩子扳过来,安安一脸泪水,枕头是湿的。”

“怎么了?”妈妈问

不说话。新的泪水又涌出来。

“到底怎么了?你说话呀”

摇摇头,不说话,一脸倔强。

妈妈吧安安抱起来,安静着。

终于安安说:‘你刚才去报弟弟的那个样子,你一直在亲他,看着他笑,我觉得你比较爱弟弟’

有了老二以后,父母要照看老二,老大就会比较失落,这时候一定要多关注老大,我觉得如果父母对老大的需求得不到合理的回应,很可能都会影响老大的一生。

两个孩子的家庭是最考验父母耐心和忍受能力的。有了老二以后,老大就会变得很麻烦:

龙应台有这么一段描写:“该刷牙的时候,他不刷牙。妈妈先用哄的,然后再用劝的,然后开始尖声喊叫,然后开始威胁“一、二、三,然后妈妈把梳子拿在手上,老大挨打了。他哼哼啊啊的哭着,这才蹬上小凳子,开始刷牙””,读完这一段我想笑,跟我们家一模一样,我家那个老大妞妞,总是需要这三个步骤才乖乖的去做自己的事。

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精心的呵护,也需要适时的放手,让孩子慢慢来,因为每一个生命都需要自我完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逐梦水乡:陪伴孩子成长是最幸福的事,看着孩子一点一点的变化,那是一个母亲最开心的时刻。
  • 娟娟新月:👍👍👍

本文标题:孩子的成长需要慢慢来--《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ycl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