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的时候看到邱晨发的微博,“总会有一天走到人迹罕至的地方。”我点赞的时候觉得可能虫仔是在感慨他们的线上付费音频产品的前路迷茫。后来《奇葩说》播出,她在节目里面坦白说自己今年上半年检查出了癌症。虽然现在已经好了,她还在节目里调侃说自己脖子上那根线是因为自己去换了个头。我想起了那句话,“慢慢走到了人迹罕至的地方。”真正的人迹罕至,就是面对死神吧。
两年前以前在火车站买了本《摆渡人,沿途把它读完,讲的是一个女孩子在一列去看多年不见的亲生父亲的火车上,穿过山洞时出了事,她的灵魂站起来,看到了他的摆渡人。我的印象当中的那个摆渡人,应该是镇魂里面的黑袍使的样子。和死神签了约,活了几万年,看破生死无欲无求的样子。可是他却对这个小女孩心动了,拼死都想要保护她回到人间。地狱不是空荡荡的,那里的恶魔真的被饿了几千年,等着有新鲜的魂魄出现能够抢在前面一口吞下。我对那种场景十分恐惧,就像《镇魂》第一节沈教授有个学生想要寻死,沈教授说“你还年轻,以为自己不害怕死亡,那是因为你还没有真正经历过死亡。”我猜想着也许邱晨经历的就是这样一件事,去了生死界,然后逃难似的回到人间。
我想起这本书,是因为它描述了一种人类对于死亡的恐惧猜想。可是我真的是个钢铁般相信科学的人,我觉得一定不是因为害怕死后的世界太恐怖,人才倾向于活着,而是有些东西太值得人渴求多一些时间的停留。
邱晨说从医院回来之后原本非常不规律的作息变得超级规律,起床起的别说比鸡早了,比艾力都早。她说曾经以为改变自己的作息打死都做不到可是,如今这件事情却瞬间变成自然而然顺理成章。

我不是个害怕死亡的人,可是我曾经过了一年极度自律的生活,早起锻炼,读书,练口语,然后在上午第一节课前去图书馆待几十分钟。我回想当时的那个我,肯定不是此刻相信“人间不值得”的这个我。觉得日子混着混着也挺好,三天两头怀疑人生意义的这个我。当时的我,和此刻的邱晨一样,无比地珍惜时间,无比地害怕失去,是因为生命里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人在,所以舍不得不好好珍惜。第一次坐飞机的时候,旁边坐着表姐,飞机颠簸,我很兴奋,她很害怕。她的儿子还在家。《我不喜欢这世界,我只喜欢你》里的乔一,年轻的时候也不怕死,直到有了F君。我也不怕死,可我有了邱晨和黄执中。我的内心完成了一次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变质之前,我觉得这辈子我都活够了,我没有勇气过着游魂一样的生活,可是那一瞬间我就觉得,神与我同在。邱晨和黄执中都是我内心的神。这一季《奇葩说》收获最多的人是我,因为邱晨和黄执中讲的故事里面都有我。黄执中的童年就是我的童年,而一直努力的邱晨,就是一直努力的我,而他们正在过的生活,就是我想要过的生活。我说我爱邱晨,我爱执中学长,因为他们真正给了我一个许多人都还在扣问的答案“为何而存在。”
这两天我的转变非常大,我开始变得像从前一样非常自律,早起,运动,泡图书馆,写文章,发表感想,练口语。生活有了新的想要往下坚持的东西,每天在人群里安静沉默,不再担心自己和害怕自己的不合群是件不合理的事。我的偶像们曾经都不合群,可是他们遇见了彼此。邱晨说,我今天在奇葩说上非常努力,就是努力本人,可是多年以前我们在那个小教室里面几个人凑在那里,听众都凑不足一桌麻将的时候,我们一样拼尽全力非常努力。我有什么理由不去相信未来的我可以活的像他们一样。
我曾经很相信心理学,甚至想要通过心理学治愈自己对人群的恐惧,我一直都执着偏执地觉得如果不能和人好好相处,人应该没有出路。心理学说人一生都活在关系里,要勇于打破孤独。可是我看到我最爱的执中学长和邱晨,他们都不是外向的人,他们大多数时候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可也就是这种沉浸,让他们成为了今天我最爱的样子。鲁米说,伤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我觉得那些真正深刻有深度的人,都是那种会默默思考,自我沉浸的人,真正有趣的灵魂其实热爱孤独。如果孤独和不被理解是伤口,那就让智慧成为照进来的光。我学了这么久的辩论,也就是这么第一次搞清楚一件事,心理学再特别,再有解释力,它都只是“世界观”,价值观,如果它是我曾经人生当中的正方,那么我在打的,也一定只是一场价值之辩,而非事实之辩。
青云学姐说,大家都说我在奇葩说太不接地气,这次我就索性放弃了地气,彻底地做了一会自己,虽然效果还是不好,但是我很高兴。对,破罐子破摔,不如就用心当好这个不接地气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