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死狗烹悲韩信

作者: 阿西的藏佳话 | 来源:发表于2017-03-30 21:51 被阅读96次
鸟尽弓藏哀韩信

 韩信是汉高祖刘邦开国的大功臣。为人机智,忠厚,善用兵术。在项羽刘邦楚汉交争之时,一位齐国的说客蒯通就说到:“天下权在韩信”。可见韩信雄才大略,可独与楚汉三分天下,鼎足而立。

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代将才,终落得兔死狗烹的悲惨下场。直叫人唏嘘!

鸟尽弓藏事茫然,英雄终不受人怜。

生平胯下能匍伏,只是羞随哙等肩。

少年的韩信,家徒四壁,鹑衣百结却依旧保持正直善良的品格,后来又经受屈辱,被迫从一个年轻人的胯下爬过去。可谓忍辱负重,直到后来收到萧何举荐,被刘邦登坛拜为大将,才一展宏图。功成名就的韩信被封下邳楚王回乡后,知恩图报,报答了昔日有恩于他的漂母与亭长,且他不仅没有对凌辱他的人嗜血报仇,反而以德报怨,将那淮阴少年赐予了官职。

韩信发迹于汉旗之下,必然是忠心耿耿,一心向着刘邦。终帮助汉室灭秦谋项,建成大业。

早年赵国叛乱,刘邦派韩信带领几万军马去攻打赵国,可赵国军号称二十万。可谓寡不敌众,而然,韩信侧面智取巧用拔帜易帜,正面与敌军誓死拼搏,背水一战。最终战胜对方,并活捉了赵王。

后来韩信攻下齐国,想当齐王,却以假王为请,此时刘邦需要借助韩信一举攻下齐国,迫在眉睫,就应许了韩信。直到天下既定,便设计取其真王。真是自食寡恩啊!

齐国说客为韩信分析天下形势时,也曾劝解韩信与刘、项分庭抗礼,唯此才可保全身家性命。可韩信并没有听取意见。以为刘邦待他不薄,不忍背叛。

登坛一日冠群雄,终室仓皇念蒯通。

能用能诛谁计策,嗟君终自愧萧公。

刘邦得天下之后,袭夺其真王,并封韩信为楚王。可像汉高如此薄情妒才之人,怎可对韩信视若无睹呢?不久,就有人密告汉高楚王要谋反。纵使韩信杀了投靠自己的项羽亡将钟离昧,也无济于事。愤懑的韩信被逼真起了反叛的心思,与陈豨共商密谋造反,后被武士抓住,斩首于钟室里。最后在他临死时,才不得不悲叹悔恨不用蒯通之计。

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此英勇之士,为汉室立下汗马功劳,为君戎马一生,也终因君而死。

韩信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想必若他肯像范蠡、张良一样,功成之后隐退江湖,泛游四海,就不会留的如此下场。

如此良臣勇将,古今往来,又有几人?

你的喜欢是对我最大的支持!谢谢!❤️

相关文章

  • 兔死狗烹悲韩信

    韩信是汉高祖刘邦开国的大功臣。为人机智,忠厚,善用兵术。在项羽刘邦楚汉交争之时,一位齐国的说客蒯通就说到:“天下权...

  •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可怜韩信

    《古代十大经典对话》之七 7)韩信与蒯通 韩信不亡,三国不出。成也韩信,败也韩信。 韩信领兵向东进发,还没度过平原...

  • 悲韩信

    韩信真英才,楚亡实其功。 可怜长乐室,血溅汉皇宫! 本可三足鼎,何不听蒯通? 夷族悔已迟,兔死良狗烹。 通见信权重...

  • 国士无双:韩信的戎马一生

    韩信,作为大汉王朝开国重臣,被萧何誉为无双国士。居功至伟,却又兔死狗烹,在秦汉交替之际,留给后人无尽的慨叹。 一、...

  • 彭越作为刘邦的重要功臣,为什么死得最惨?

    韩信曾说,兔死狗烹,鸟尽弓藏。这话道尽无数功臣悲哀,体现多少帝王态度?远不必说,近不便言,西汉刘邦和彭越便是如此。...

  • 商圣范蠡《商道》全集,是你经商致富的宝典

    汉高祖刘邦诛杀韩信的行为让我们见识到什么叫兔死狗烹,范蠡深知勾践为人,所以才能逃过一劫。于是请辞未果之...

  • 适者生存 明哲保身

    汉初,天下一统。但刘邦心却不安,害怕有人谋反,于是兔死狗烹,韩信,陈豨等人接连被害,十分可怕。但萧何、曹参、张良、...

  • 韩信之死的深层原因

    历史上被评为兵仙的韩信,功劳之巨大,结局之悲惨,历朝历代被人扼腕。他自我评价为“兔死狗烹”。《史记评林》指出“信之...

  • 功高盖主的命运,就算战神白起也逃不过

    “兔死狗烹,鸟尽弓藏”,这样的故事在中国历史上不断的重复发生。汉高祖成为皇帝之后杀韩信等;明太祖朱元璋杀徐达等;还...

  • 韩信的取死之道(一)

    文/王怜花 上一篇文章《功成名就之后》中,韩信是个反面典型,功成身不退,最终落得个兔死狗烹的下场。 今天开始,我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兔死狗烹悲韩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zapo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