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于无声处听惊雷/作者:邵明

于无声处听惊雷/作者:邵明

作者: 房作者_0970 | 来源:发表于2023-02-27 17:53 被阅读0次

——习作鲁迅第二首诗词/任政隶书帖

《无题》·万家墨面没蒿莱/鲁迅诗

万家墨面没蒿莱,敢有歌吟动地哀。

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简介——黎民百姓们像黑瘦的囚徒,流离失所于荒野,哪还敢有慷慨悲歌,引发动地的哀声。 我心里想的事很多、很远,连通着广大国土上的人民,从表面沉寂中,听到革命春雷的萌动。

我临摹任政隶书帖第一首诗是,鲁迅的《自题小像》——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简介我就不写了,然而“我以我血荐轩辕”,我记住了。鲁迅第二首诗的,“于无声处听惊雷”我们这一代人耳熟能详。我记得上个世纪七十年末有一部话剧《于无声处》的岀处,就是鲁迅这首诗。在沪上演后,就如同一声惊雷震撼了祖国大地。今天重温这首诗,又何止温故而知新。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由上海市工人文化宫业余话剧队创作、编排的话剧《于无声处》成为了我国话剧史上的经典之作。《于》剧,犹如一声惊雷,冲破禁锢,解放思想,不仅对于繁荣职工文艺创作、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起到了有效的引领作用,更在艺术领域、思想领域和社会领域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剧中的梅林和儿子欧阳平途经上海,来到老战友何是非家中,何是非过去曾诬陷梅林为叛徒,这次又得知欧阳平因收集“皇城门前的诗抄”而成为被追捕的“杜丘”,即向“王、张、江、姚”的锦衣卫告密,欧阳平遭逮捕后,何是非的妻子、女儿坚决与何决裂。

从习作鲁迅第二首诗引岀的话题,到话剧《于无声处》已超岀了练字的范畴。话剧《于》一个甲子已经过去了,它的惊雷余声还在云层回响。而上一首诗的一句“我以我血荐轩辕”,常会使有些人无法岁月静好。看来练毛笔字的好处还真不少,除了修身养性,还能与大师们对话,还能还原历史。一心两用,是否能练好毛笔字?我无法回答,从任政的字帖中也找不到答案,而对于一个玩票的老头来说,已不重要。

相关文章

  • 于无声处听惊雷

    于无声处听惊雷 作者 李铭芮 想起母亲,便想起了“于无声处听惊雷”的那件小事。 那天,正是一个下雨天,雨水的滴...

  • 魅力

    于无声处听惊雷 于有声处立安身

  • 于无声处听惊雷

    最近的一些感悟,与大家共勉。 破风营的小问在众筹去敦煌,很多站友点赞支持。娜娜作为记者,开始了对区块链大咖的采访。...

  • 于无声处听惊雷

    兰大 一个草甸以及小禿山环绕的地方 刚来时六月中 马鞭草环绕着图书馆和二食堂 兰大的中间地带美如画 公众号一时都...

  • 于无声处听惊雷

    最近在看鲁迅的书.终于明白为什么鲁迅厉害.因为他能洞见真实、揭开真实、阐述真实、最后还能让你接受他所描述的...

  • 于无声处听惊雷

    “生能量”与“死能量”。两者于混沌之中诞生,在动静之间彼此交错又相互转化。 想象你是一个能量体,作为能量体,你的任...

  • 于无声处听惊雷

    《红海行动》主要讲述了索马里海域外,中国商船遭遇劫持,船员全数沦为阶下囚。蛟龙突击队沉着应对,潜入商船进行突袭,...

  • 于无声处听惊雷

    天净沙·秋思 元代: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的...

  • 于无声处听惊雷

    几年后重看《被解救的姜戈》这部影片,仍然感到深深的震撼,而且对于舒尔茨医生有了新的认识。 医生首先是一个拯救者。他...

  • 于无声处听惊雷

    活到这个年纪,好像明白了自己的想法是要隐藏的。但是仍然在纠结要不要隐藏?快意恩仇,从小心向往之。但近来总是担心,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于无声处听惊雷/作者:邵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ztkl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