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王的思考——读叔本华《论思考》

王的思考——读叔本华《论思考》

作者: 長游 | 来源:发表于2017-06-18 23:25 被阅读440次

背景

根据规划,读书并分享读后感,第九篇。

主要内容:

说清楚两个事情

1、叔本华对思考的思考;

2、我对思考的思考。

引言——摇晃大脑,听听里面是谁的声音:

《论思考》,是韦启昌翻译的《叔本华美学随笔》中的一篇。独立成篇。

我感到以自己目前的水平,实在无力给这整本书写一个读后感——那得再写一本书。所以就《论思考》这一篇来说说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学到一个道理,说你的顿悟可能只是别人的基础。读叔本华尤其有这种感觉。

我自己好不容易有所领悟的东西,就这么被轻而易举地清晰地在他那里描述出来。不甘心的同时,又有一些欢愉,因为这恰恰是一种证明。证明有人和我想的一样。证明我可以通过经验世界的原材料,直接加工出优质的思想。

而据叔本华本人所言,看别人思考的一个好处就是可以验证自己思考的结果,增强自信。

还有就是叔本华反复强调的,只有自己的思想才是真正重要、鲜活和真实的,也只有自己思考出来的东西才是真正理解的、属于自己体系的东西。

摇晃一下自己的头脑,看看里面都是谁在说话。谁的声音不可置疑地占据统治地位?还是鱼龙混杂,此起彼伏?

不管是谁在说话,最终都要让他们统一于自己。要做自己思想的王——本来你就是王。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_^ ^_^ ^_^ ^_^ ^_^ ^_^

正文:

1、真知源于深思

有条有理的小图书馆,其价值要大于杂乱无章的藏书最丰的图书馆。

同样,大量知识如果未经自己思想的细心加工处理,价值也会远远低于经过头脑多方反复斟酌的少量知识。

而只有经过反复斟酌,把我们所知从各个方面和角度融会贯通以后,我们才算是完全能掌握这些知识,才能真正为我所用。

我们只能深思自己所知的东西——这样我们就真正学到了一些道理;反过来说,也只有经过深思的东西才能成为我们的真知。

我:这岂不是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明白那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人生?”全在于没有自己认真思考,没有成为自己的真知;说到底,那些道理,都还只是别人的东西。

2、独立、自为的思考

虽然我们可以随意安排自己阅读和学习,但随意安排自己的思考确是不能的。

独立、自为的思考就像客人,不是我们呼之即来的。

本质上喜欢思考的人,思考像呼吸一样自由。这类人是极其罕有的。

我:比起写东西,我更喜欢阅读。

懒—阅读的时候,虽然也在思考,但是不用一直思考。

少实—多数思考质量低,无结果。不如读书。

思考,对我来说,还是我的客人。我常常邀请他来做客。

3、阅读书籍是别人代替我们思考

让自己没有思想的最稳妥的办法就是在空闲的每一分钟随手拿起本书。

我:就此,我也反过来理解了:为什么这么多厉害人物都在通过各种方式劝众人写作。

因为写作而输出的时候,不得不思考。

不思考,就言之无物;言之无物,就是浪费时间,就是谋杀;谋杀自己也就算了,谋杀了读的人实在是罪恶滔天。

太多的阅读会让我们的思想失去弹性。

我:注意“太多”二字,比较的是“思考”。如果思考得更多,那阅读也不会太多。

我自己经过了一定阶段,就觉得脑袋空空如也。不大有新的想法。

许是没有新的打击(我个人往往是遭受打击的时候,思考更多)。

不得不阅读,以增加自己思考的素材,或者直接引发从来没有思考过的思考。


4、王的思考

真正有思想的作品与其他的泛泛作品的区别之处,就在于前者具有一种断然和确切的特质与连带由此而来的清晰、明了。

我:我常常从心底里不同意说有人是肚里有货倒不出来——这种人只是表达能力不行,或者根本就是没想明白。我认为,只有想的清楚,才能说得明白;而表达能力是可以锻炼的。

5、要写下来

最精妙的思想如果不是写下来的话,也有可能从此无法挽回地遗忘。

我:看,又有人说要写下来了。而我也知道自己时刻的思想的变换,很多灵光一现,疏忽未记录,后来就再也找不到了。所以我常常把想到的急忙记到手机记事本里。

6、自发思考与为利益思考

前一种人是自然幸福的,他们的幸福在于思想本身;后一种人的幸福则只在于获得利益。

7、存在的问题

存在的问题是多么的巨大和迫切——这一问题迎面而来无法回避。

对这一巨大、迫切的不解之谜一旦有所意识,其他的问题和目标就全都显得不足挂齿了。

除了极少数例外情形,我们看见几乎所有人,都似乎没有清晰意识到这一问题——事实上,他们好像不曾对此问题有丝毫的察觉。

他们要么明白无误地拒绝考虑这一问题,要么就是心甘情愿地讲接受某一套大众形而上学,并以此得到满足。

我:就我的环境而言,是这样的。但在互联网的今天,我不用像叔本华一样孤独。我也可以改变我的环境。

结语:

听说有百分之二十的人会思考,而会思考的人里又只有百分之二十的人懂得如何正确思考。

我想,百分之二十的百分之二十的百分之二十,应该是会思考存在问题的。

所以,我为什么存在;人类,为什么存在;这个世界,为什么存在。

相关文章

  • 王的思考——读叔本华《论思考》

    背景: 根据规划,读书并分享读后感,第九篇。 主要内容: 说清楚两个事情 1、叔本华对思考的思考; 2、我对思考的...

  • 摘叔本华《论思考》

    1 哪怕是藏书最丰的图书馆,如果书籍放置混乱的话,其实际用处也不及一个收藏不多、但却整理得有条有理的小图书室。 同...

  • 叔本华:读书与思考

    叔本华最反对死读书、读死书的人。他认为读书必须思考,如果不思考,只一味地读,和经常骑车坐车而步行能力必定减弱的人一...

  • 读叔本华后思考如何“照见”?

    叔本华认为,这个世界可以分为主体和客体两种形式。 主体你可以认为就是“我”这个概念,其实更精确的来说,应该是观察者...

  • 《深阅读》:为你而读

    哲学家叔本华认为:读书是让别人帮忙思考,如果过度依赖多读,反而丧失了思考的能力。他在1960年岩波文库出版的《关于...

  • 读书是将别人的思想注入我们的大脑

    德国哲学家亚瑟·叔本华在他的著作《论读书》中这样写道:读书其实不是用自己的大脑,而是用别人的大脑来思考。 ...

  • 只有自己本身的根本思想才具有真理和生命力

    叔本华:不会思考,比不会读书更可怕 叔本华《人生的智慧》 真正独立思考的人,在精神上是君主。 哪怕是再大的图书馆,...

  • 独立思考有多重要?在《论独立思考》一文中他这样说过(二更)

    德国著名哲学家叔本华也强调过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在《论独立思考》一文中他这样说过: “别人传授给我们的真理只是粘附在...

  • 你应该需要一本读书笔记了

    亚瑟·叔本华在《论读书》中写道:“如果你觉得读书就是为了模仿别人的想法,那么这是思想上的懒惰。请丢开书本自己思考。...

  • 2019-03-02 网摘

    如果你觉得读书就是为了模仿别人的想法,那么这是思想上的懒惰。请丢开书本自己思考。亚瑟·叔本华《论读书》 自动批量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王的思考——读叔本华《论思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zuwq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