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室逃脱并不应该以逃出与否作为成功的定论。逃出的惊喜和成就感会让人感到高兴愉悦,逃不出的何尝又是一种乐趣? 网上曾有人分享,通过玩桌游时候的表现,预估判断一个人的习性(行为的惯性),越是越亲密的关系更容易放下“城府和壁垒”,稍在隔壁观察会有不少的收获。
2月2号星期四去了地王广场玩了一把密室逃脱,主题是疯人院。
结果:没有逃狱成功。
一共6个人,平均3个人为一组。
我、H、Z为一组;F、H、 Y为另外一组。
导致没有通关成功,就关系于我们团队间的配合,没有有效有序地合作,发挥各人的才智。我们玩得相当不尽兴!以下是我观察并分析我们的之间存在的问题。在文章的末端也会总结之后,我以及我们需要如何地改进。
观察一个人的性格和品行如何,可以从她/他的言行举止中窥视一斑。
1. 在开始要分队,一边是救人队伍,一边被救队伍。 我是第一个表态:我要当救人队伍里的一员。其他人还没有反应过来,或者说还在犹豫中没有表态。(对所有的分工是主动承担,还是被动接受安排更好?)
2.当我们进入到密室当中,大家开始搜索周围的物品和道具。 被救队伍里面的三个人一直在“积极地分享信息”。我们开始表现焦躁,没有定力了。完全沉浸在如何解决手头上的锁!
3.我这边三人也一直纠结于墙上的文字信息。一边看一边在找寻,并向对面的其他三个人求救,有什么信息共享。大家都很急。我比较例外,一是没有主动去问对面要信息,二是我也没有全部地纠结所有的提示信息上。我当时是一直想解开当前公式上面的所有数字的数值。因为我想,要解开密码锁,需要的是数字。这些都是潜在的有价值信息,需要验证和排除。(我们过分把时间耗费在互相交流信息和咨询上,可这真的是有价值信息吗? 是不是缺乏了一种判断/一种加工后的沟通,让人更便于理解和协助自己?)
4.曾对墙上的一行数字感到兴趣,一直就在嘴上念念叨叨,我和胡的注意力被吸引了过去。可是,一直没有解开。后来,我们尝试对这种方法进行验证,结果失败,这样才停止了对该线索的深究。
5.我们对待时间上的紧迫感,毫无察觉。我们需要不停地往返在挂载在墙上的倒计时,耗费不少时间成本和情绪成本。
6.我们使用求助机会的窍门上,一没有及时,二没有问得很具体。在我看来,发挥的用处并不算极致,还有更好的。
7.道具总在不停交换在不同人的手里,后来的人总希望总渴望接上前面还没有解决人手里的道具。而之前解决人的手里也没有向后来的提供他已经知道的情报,增加了后来人解决的难度和不确定性。
8. 到了最后结束的时候,我们都立即表示了后悔之情。有些人说出来了,有些人在一点都没有说。
H:关卡设置得有点过多,而且难度比较大!
Z:那个锁曾经开过这个密码,怎么会开不到?
H、Y、F:附和
ME:没有说话,安慰解释到你可能是解锁时候,太紧张了
他们说得都有一定的道理, 不过大多都把原因转嫁到外界原因(因素),没有把自己的原因归纳在内,至少没说出口。
9. Z在解释后面到来的人,没有意识到后面与自己的信息不对称,更需要启用高级的沟通术,让对方能迅速明白你的意思而且立即能帮得了忙。
10. H 一直纠结于两个地方:一个风扇位、一个磁铁骰子。两个都是他头一个接触,都是需要用到求救机会。而我们却没有多少真正时间去独立面对、独立解决这个问题。
密室逃脱:
游戏的目的:合理运用常识与智慧, 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动用道具以便解决问题,逃出密室。
游戏的乐趣:成就感,及其其他人的赞誉。
游戏能力最大化:
团队—— 设立一个1小时领导者,负责协调所有人,收集该有情报和素材。(用纸和笔写下来?)
信息交流方面—— 追求有效性和有趣性 充分发挥大家的能动性,将每个人发现的所有事情,发现以下几类。数字、文字、物品道具三类。更详细的可以再细分成为在第几间房间找到这些东西。这对你提问题的时候,会显得更加精确,让对方更容易地回答。
物品与道具—— 每次都应该收集好,并记录那些道具用了干什么,什么数字和文字可以解开密码锁。 事实上,大多数的密室逃脱在设置难度的时候,往往只是在解开的数量上做文章,需要的道具更多,关卡更多,这就把难度提上去。其实还有一种,是考虑思维定式的,以上的提示也许只是“障眼法”,能解开的最后的谜团可能就与之前的方法是一模一样的。这里也可以安排一个人去收集。
问问题—— 清楚而且具体的问题,让人能给出更具体的提示。
固定的句式: 在第XX间房,里面放置的一个XX,需要怎样破解/用什么提示,到下一关?
牛逼点的,在问完一个问题时候,后面再追问一个小问题。例如:买大送小一样。后面的一个问题是:判断题。回答的问题只有两个答案,是或者不是,对还是错。
固定的句式:
在XX个房间(你知道需要不少道具才能解出的),需要怎样才能出来? 那个道具会这个解题有帮助吗,这样做对吗?
时间—— 由主心骨,负责人用手机倒计时。并在适当时间告诉,或者被问及时回答。
(用手机记录,用手机倒计时,用手机当做手电筒,用手机查询逃生攻略。)
对于文字、数字等提示:
1.提示分为有有用的,混淆的。而有用的大概又可以分为:直接和合成两种。
2.直接用常识辨别一些混淆,没用的。
3.首先自己将直接的记录,再写可合并合成的一起,从上到下验证。
4.一般原则:
*就近原则: 哪里出来的密码,哪里可以解码
*一次原则: 用完一次后就没有用
每个环节都需要每个人参与吗? 每个人都需要参与到解答难题上吗?
这不现实,每个人参与会花耗很多重复成本。换句话说,我们需要把已知的东西重复说多一次给下一个人听。甚至有时候,我们没有说,让下一个人“从0开始”推导。每间房间也设立一个 workout man。这个人专门来攻陷这一间门的难关,其他人则负责收集道具和充当助手,辅助workout man 完成任务。 如果太难了,就由第一组workout man 向其他所有人解释他们目前的所有所知道的一切,自己的困惑在哪? 需要怎样/哪里帮手?让其他人一起参与解决!?
这样是否会更好地平衡娱乐、成就感和最终目标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