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日更365天 60/365
前几天,我和 UE 沟通时,强烈要求保留用户原先的操作习惯,UE却坚持道:「让他们适应新的操作习惯和规则」。
最后,沟通演变成小型撕逼现场。
今天在二爷的「邱岳的产品手记」中看到他关于验证码的思考,指出不要把责任推卸给用户,深以为然。
验证码大家都很熟悉,很多场景会需要你识别图片中歪歪扭扭的数字、字母、文字等等,然后输入,验证通过后才能登录账号。
我猜最常被吐槽的验证码,应该是 12306 的图片验证。在几张清晰度模糊的让人发指的图片中做出选择,连续失败几次后账户还会被暂时冻结几分钟,麻烦,相当麻烦。
验证码的英语是 CAPTCHA,是 Completely Automated Public Turing test to tell Computers and Humans apart 的缩写,翻译过来就是「用于区分电脑和人类的全自动图灵测试」。验证码的作用就像是一堵墙,正常的用户可以翻过去,但机器翻不过去。
但是,挡住机器不应该是服务器的责任吗?为什么推给了用户呢?我觉得可能会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 资源有限:所以很大一部分会向公司的核心功能倾斜,在一些小细节上优先级和要求不高,能用就行。
- 固定思维:大家都是这么做的,用现成的就挺好,而且用户也习惯了,没必要折腾。
- 条件不成熟:以前的软硬件、技术等还没有准备好,不具备升级用户体验的环境。
欣喜的是,随着大数据和 AI 的发展,我们依然看到了一些比较好的尝试和改变。
比如说:滑动解锁。再比如以前手机发送的动态验证码,你需要记下 4 - 6 位数字,然后输入进去。如果你的手机设置不弹出信息,那么你可能需要暂时退出当前的程序,返回到信息里面去查看验证码,然后再回去输入验证码。
就 iPhone 手机而言,现在已经可以把验证码自动推送到当前程序的输入框,省去了很多时间和麻烦。
另外,我们过去习惯了输入密码,但 iPhone 的指纹、人脸识别等更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好的产品经理,一方面能够时时刻刻站在用户的角度审视问题,另一方面需要在公司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做出妥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