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有看这部剧,看到最后,是分辨不出谁是坏人的角色,苏家三个孩子所呈现出来的性格和风格与成长环境息息相关,同在屋檐下,爸爸妈妈给的爱不够均匀,对于孩子的影响竟然如此地深刻,这是现在二胎时代培育下一代人的一本优秀教材。
在剧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苏明玉的角色。从小不被重视,家庭重男轻女,因为超生,爸爸离开了原来的工作岗位成为一名图书馆管理员,于是,妈妈更加不“接待”小女儿。
苏明玉的成长,并不是一直都是坚韧的,她也有属于她的叛逆倔强不放弃。她没有放弃自己的学业,没有自己的房间,晚上在客厅倔强地学习,没有考上清华北大,考进师范大学,没有荒废时间,在课余发传单赚钱。
苏明玉的成长,并不是对自己未来的路一直都是很清晰。她在大学兼多份职,想找到这份稳定的工作就可以赚很多的钱。像曾经无数次迷茫的你我他,有目标,但模糊,往目标的路很远,制定的路线可望不可及。但是,她遇到了人生的贵人,她现在的师父,公司的老板,把她的目标铺上了里程和速度。
苏明玉的成长,并没有为自己贴上标签,她不否定原生家庭带给她的影响,她依然相信爱情,在爱情里一次又一次地修复她的伤口,变得越来越美好。
苏明玉的角色,在生活中有好多个这样或那样的影子。我做出了属于自己看完这部剧的生活总结:
(一)不要放弃
爸爸妈妈重男轻女的童年读书时代,苏明玉没有放弃自己的学业,哪怕自己的房间被卖了,哪怕妈妈不给我自己买练习册。生活里也有好多小目标,偶尔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小阻力就放弃了,偶尔都给自己目标,走着走着就停下来,是谁也无法拯救自己的。也是因为这份不放弃,她拦住了人生的贵人,并因此有了更多的人生颠覆。
(二)不要埋怨
苏明玉不喜欢自己的妈妈,因为她太过于偏心,后来和妈妈吵架,断绝关系。当她后来知道妈妈离开后,妈妈所有的身后事都是她出钱操办,一点也没有犹豫。剧里也好多镜头,都是她和家人的合影,有她的妈妈,有她,妈妈的位置一直在,成长到人生的另外一个阶段,她慢慢放下对妈妈的不喜欢,想起的是合影的时光,是一家人的融洽,是妈妈小时候对待她少有关爱的眼神,所有奢侈的美好,被放大,并掩盖了很多不快乐。
妈妈离开后,她在医院的走道上,没有人看见的角落,流着眼泪,她也像大哥,二哥,想着她的妈妈,不舍得她的妈妈。剧里的她,没有把埋怨放在她的爸爸,帮大哥分担爸爸新房子的费用,当知道爸爸得了海默症,选择辞职高薪工作把所有的时间给了爸爸。她所有的叛逆,倔强,对原生家庭的怨恨像一块冰,加速地融化,融化,再融化。因为忘记了埋怨,她的融化有了温度,在一个扮演女强人的角色里无处安放着她内心的挣扎矛盾,流露出温柔,原谅,恢复了对家人的爱。
(三)沟通表达
苏明玉强势,因为她倔强,她好胜,她要和妈妈争属于她应有的资源,她在工作上担任的角色,承担的压力。当她遇到了石天冬,一个会煮很好吃的人,她再次遇到了幸运。
这份幸运的保存,需要蜕变。好像是互相影响,当蜕变的力度跟不上两个人的沟通表达,明明很小的琐事,两个人吵崩了,但是,后来两个人又走在一起了。
这一份不容易,是因为她没有为这段爱情画上句号,也没有放弃正在生活的自己。
生活好像永远没有结束,对于她的挑战也不会因此暂停。人生设的每一次关闸,都是一场考验,如果给自己理由和借口,人生会继续走下去,只是路转了一个岔口,会因此遇到另外一些人和事,所有的岔口并不说明一切,一个人的心态和行动力永远是最重要的,哪怕是最糟糕的岔口,有那份走出去的决心,就会遇到一样的人。或者在另外一个路口,重遇他,为你改变。
这一份总结我要记录起来,所有的角色都不容易,都有属于自己的蜕变,但我最喜欢苏明玉,因为每一个人都不是完美的,但她一直在往完美的目标努力并改变,这就是最强大的力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