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有很多种不同的样子,你看到并不是全部
我毕业那一年,因为受一部电视剧的吸引,顶着家人的反对独身一人就来了北京,没有想到一来这么多年。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居民小区里做保健品销售,每天工作的任务就是哄着同事口中所谓的“空巢老人们”开心,让他们买各种东西。
工作站的工作人员,一个已婚的大哥,一个已婚的大姐,还有我。
记得某天中午吃饭,大姐问我,为什么做这个:
“我说为了锻炼自己的销售能力和口才呀!但大概不到一周的时间,我就走了。”
印象中,那个地方是在旧宫附近的某个航天家属小区,这么多年过去了也没再去过,但我并没有死心,第二份工作依然是销售类工作,换成电动门销售了。
这个单位销售部除了老板就是另外一个大哥,比我还晚来两天,为什么选择这个单位,真是不得而知。
每天大哥就带着我去大街上瞎转,后来我才知道这叫:扫街。
印象中,这位大哥每天中午啥都不吃,就喝一瓶啤酒,美曰其名,液体面包,一瓶就够了。
但液体面包大哥不到一周就莫名其妙走了,我这个无头苍蝇更是不知道该干嘛了,因为我的专业是计算机最后申请转到技术部了。
从每天去大街上看人,变成了每天跟着工程部的小伙伴们奔赴一个又一个施工现场了。
除了工程部的领导比我大一些,其它人都比我小,还有一个才16岁,童工。
整个公司,技术部代表着公司的最高学历:本科,其它基本都是高中或更低一些。
不知道大家在刚工作时都遇到哪些比较大的困难,我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喝酒。
技术部的领导东北人,酷爱喝酒,而且还特爱和其它部门PK,每次聚餐恨不得把其它部门的人都喝趴下。
当然这个任务我从来没有完成过,因为我总是先趴下。
为此领导总是不太满意,经常教育我,你就把它当水喝就行了嘛。
那段时间很痛苦,后来接触了更多不同类型的人,我才知道,东北人基本都特别的爱喝,也比较讲究这些!
当然我也很幸运,以后共事的团队都没有这种文化与氛围。
我一直觉得我们所经历的事,很多年之后回想起来如果有那么一件是值得被记住,那就已经很值得了!
做为公司的老板娘,贾姐不仅负责财务、行政工作,同时还负责整个公司的八卦的传播。
我认识这个人,就来源于她的八卦:
话说工程部的谁谁谁和一个四川姑娘谈了很长时间的恋爱,终于到了结婚论嫁的时候,男方把相应的结婚用的东西都准备好了,还亲自找人做了两床大被子,结果结婚的当天,新娘消失了。。跑了。。。
这同事找了好久也没能找到,最后这同事跑到四环,沿着四环跑了一夜,回来睡了几天。
这也太刺激了吧!
从此我就对这个同事另眼相看了,有机会总是多瞅几眼,但从来没在他身上发现过这件事的影子,好像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
因为我们住的近,下班经常在同一家饭馆吃饭,一来二去也就熟了;当时我正受某位演员影响,特别喜欢蒙语的歌,正好他是赤峰的。
08年6月份左右,他一个人骑摩托回家,我托他带一本蒙语的书给我。
在他回家期间,我们通过短信断断续续的聊天,才得知:
因为一些原因,他一个人很早就到北京,大概有6、7年期间从来没有回过家,家里人都以为他在外面遇到了什么不幸的事了,这一次回去才知道他原来的地、户口都没有了。
我国法律规定:
指经利害关系人申请,由法院宣告下落不明的满一定期限的自然人(一般为四年)
即可宣告死亡。
宣告死亡之后该自然人相益的权益会进行相应的重新分配。
不知道为何听他说完这些之后,情感上莫名的亲近了很多,今天再想起,或许冥冥之中我可能也要走一样的路吧!
我在这个单位待了一年不到时候,就走了,曾经托他从内蒙带的书却一直保留着,他比我大一些,我以后就改喊他一声哥了。
后来我们时常走动关系变得越来越亲近,在过去的哪些年中因为有他在,让我感受到这个城市的温暖,而其它的人早已天各一方。
2017年我哥家第二个孩子满月,我以家人的身份出席,又一次见到了那些年曾经的同事们:
很多人理所当然的回了老家,除了我大家都已结婚生子,但少有的几位孩子留在父母身边。
他们还是一如已往的互相拼酒,谈论着这个城市的变化,和各自家乡的发展,生活在这个城市的无奈。
但我早已不是当初的那个自己了,他们却还是当初我认识的那些人。
------------------------------申明:转载请联系本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