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的时候我就打算看《悲伤逆流成河》,只是刚看了开头,就觉得无比压抑,怎么都看不下去。小说名字里都说了,悲伤,不仅悲伤,这悲伤还逆流成河。虽然名字很有诗意,但怎么也掩不了故事给人的沁到骨髓里的悲伤。只小说名就奠定了感情基调,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好,就问你敢不敢往下看 。
我终究只是看了电影,之前并不知道剧情到底如何,只大概知道讲的是校园暴力。可当我看到唐小米转到易遥班里,我就猜到故事要怎样发展了。
《华胥引》里,叶蓁早知道卿酒酒和公仪裴会落到最坏的境地,所以在幻境里看他们相识,相爱,最后成亲,反而惴惴不安,他们进展越是顺利,叶蓁就越害怕。同样的道理 ,早知道易遥会被同学残忍对待,早知道她不得善终,哪怕她在某一个镜头里笑了,我也开心不起来,尽管一开始齐铭对她那么好。
事情开始变坏,是唐小米拍到易遥从诊所出来的照片,将它传出去并添油加醋恶意中伤她。之后流言满天飞,明明是同学,却什么恶心的话都说得出,什么过分的事都干得了,他们不断排斥她,诋毁她,仿佛她真的做了什么大逆不道的事,好像她的确应该被这样对待。
张嘉佳说,“人言可畏。因为影响并不是背后嚼舌根而已,它会让本来喜爱你的人变得怀疑,让本来无所谓的人对你刁难,让恶从地下拱出来,生活四壁寒冷,不见温暖。”于易遥便是如此,那些骤雨般的流言,不仅是诋毁,丑化她,而且已经让她的同学对她故意刁难了。顾森西是易遥那段时光里的一抹暖阳,解救着他,我在想,或许顾森西真的可以帮她走出困境,如果齐铭没有回来,如果那个本来关心她,照顾她的邻家哥哥没有怀疑她,指责她的话。可齐铭回来了,并且他不信她,他不信易遥真的没有做错什么,他只觉得他熟悉的妹妹变坏了,是顾森西教坏的。
我有时觉得易遥很可怜,因为对她来说谁都靠不住。顾森湘从楼上跌落摔死,顾森西没法原谅和这件事相关的任何人,所以即使他明知姐姐的死责任不在易遥,他也没替她辩解。就这样,唯一的暖阳也离开了易遥,她不仅每天在学校听别人叫她杀人犯,甚至回到家都不得安宁。当她在雨里哭着擦去地上的字时,她那么无助,难过,那种悲伤就好像溢出了屏幕,流到观众的心里一样,叫观众的心也揪着疼。
早就知道故事的结局是怎样的,但听到易遥在自杀前说那番话时,还是止不住的难过,还是哭了出来。岸上围观的那些人,无论欺负了她,还是传了流言,或者什么都没做,都永远也不知道他们曾经做了怎样过分的事。也许他们很快就会忘记,但他们所作所为,却导致了易遥惨痛的人生。




从前我一直寻思我们为什么要做个好人,想了很久也没有明确的答案,如今我却若有所悟。当我看到明明自己的隐私被曝光,不仅不能指责坏人,反而被造谣,被诋毁,被所有人孤立,刁难时,在学校都不彻查事情原委,无端批评被害人,是非不分,黑白颠倒,易遥无能为力时,我突然觉得我们还是都做好人比较好,起码我不会再那么难受,心不会再那样痛。
鲁迅在《纪念刘和珍君》里写到“时间永是流逝,街市依旧太平”,我却不想我们的世界竟真的如此不堪。所以我真心希望太平之下,曾经的恶都被重视,惩罚,正如易遥之后,学校乃至社会开始重视校园暴力一般,一切都好起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