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尘爱恨是亘古不变的一种东西,金庸先生说过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有江湖的地方就必定会有爱恨情仇。
《笑傲江湖》写尽了江湖事,讲述了江湖仇,可是最后真正笑傲江湖的又有几人?真小人左冷禅,伪君子岳不群在书中都被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书中自然也少不了爱恨纠葛,无论是岳灵珊和令狐冲的青梅竹马之情,还是仪琳的相思之苦,亦或是后来任盈盈与令狐冲的刻骨铭心都是一段故事。
仪琳的故事值得我们去品味,爱而不得只能选择放手,成全对方,这或许是一个好办法,仪琳也却是如此去做。

初相遇,仪琳便觉眼前之人是一个侠肝义胆的大英雄。
令狐冲为了仪琳免遭田伯光的侮辱,本是萍水相逢,却愿意为了她付出生命,险些被田伯光打死。令狐冲虽然一直说着五岳剑派,同气连枝这样的话,但是这只是一个借口而已。一个人骨子里透着的那股侠义精神才是真正的原因。
仪琳确实也看出了令狐冲的气度不凡,潇洒豪迈里总是透着侠义情怀,吊儿郎当里流露出大气凌然。令狐冲身上的诸多特点在不知不觉中便吸引了她。
仪琳是清楚的,自己是一个尼姑,男女之情自己是不能有的,但是每当看见令狐冲她就变得有些不像自己。令狐冲对于仪琳尽显同情与怜惜,确实没有半点情爱。因此现实中的诸多枷锁又将她牢牢地锁住,她可是一个尼姑呀!
仪琳自小青灯伴古佛,每日念经习武。这单调的生活已经将她的心智磨练得有些超脱生活,她的生活更多的是那种宁静致远。而令狐冲过惯了那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这一点仪琳是知道的。所以她便觉得自己确实与令狐冲有所不配。
岳灵珊和任盈盈至于令狐冲可谓重要,仪琳更是知道,她知道自己的身份远不及两人。
岳灵珊自小和令狐冲一起长大,两人青梅竹马的情意又岂是自己能够比拟的。更何况岳灵珊可是华山派的掌上明珠,父母亲岳不群和宁中则更是江湖中数一数二的人物,身份尊贵的岳灵珊或许更适合令狐冲,并且他们两人本就相互爱慕,情深义厚。而自己只是一个身份低微的尼姑而已,与令狐冲也只是萍水相逢罢了。
任盈盈与令狐冲相爱,并且爱得刻骨铭心。而自己也只是令狐冲眼中的“仪琳师妹”。更何况任盈盈可是日月神教的圣姑,任我行的女儿,这个身份更是自己比不了的。自己只是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人,自己什么都没有。

每一次的相遇都会使她高兴,因为她可以看见他。但是有相聚就有分别,一次次的分别都会使她难过,因为她只能想着他。
在恒山她对着令狐冲假扮的哑婆婆说的一番话确实是感人肺腑。
仪琳幽幽的道:“哑婆婆,我常跟你说,我日里想着令狐大哥,夜里想着令狐大哥,做梦也总是做着他。我想到他为了救我,全不顾自己性命;想到他受伤之后,我抱了他奔逃;想到他跟我说笑,要我说故事给他听;想到在衡山县那个甚么群玉院中,我……我……跟他睡在一张床上,盖了同一条被子。哑婆婆,我明知你听不见,因此跟你说这些话也不害臊。我要是不说,整天憋在心里,可真要发疯了。我跟你说一会话,轻轻叫着令狐大哥的名字,心里就有几天舒服。”她顿了一顿,轻轻叫道:”令狐大哥,令狐大哥!”
化身为哑婆婆的令狐冲听完这一番话自然也是愧疚不已,仪琳对自己如此痴情,只可惜自己终是心有所属。
仪琳轻轻叹息,说道:“哑婆婆,爹爹不明白我,仪和、仪清师姊她们也不明白我。我想念令狐大哥,只是忘不了他,我明知道这是不应该的。我是身入空门的女尼,怎可对一个男人念念不忘的日思夜想,何况他还是本门的掌门人?我日日求观音菩萨救我,清菩萨保佑我忘了令狐大哥。今儿早晨念经,念着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的名字,我心中又在求菩萨,请菩萨保佑令狐大哥无灾无难,逢凶化吉,保佑他和任家大小姐结成美满良缘,白头偕老,一生一世都快快活活。我忽然想,为甚么我求菩萨这样,求菩萨那样,菩萨听着也该烦了。从今而后,我只求菩萨保佑令狐大哥一世快乐逍遥。他最喜欢快乐逍遥,无拘无束,但盼任大小姐将来不要管着他才好。”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仪琳一生的痛便是爱而不得,一生的苦便是相思入骨。每当她抬头仰望天空时总会不免有些黯然神伤,看着青灯古寺空寂寂,碧海蓝天空荡荡。她便想到了自己,自己的一生注定不能逍遥快活,自己一生终是不能与他浪迹天涯。既然如此那就选择放下,成全他或许也是成全自己,成全他便也是更好的度化自己。
爱恨情仇和宏图霸业都只是虚幻空洞之物,寂寥的人生远胜相思之苦的羁绊,青灯古佛前的修行胜却人间无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