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明确目标
对比淘宝和每日优鲜APP购物车功能,分析异同;
按照「用户—场景—需求」的方式,分析原因;
总结本次调研对自己的启发
二、对比淘宝和每日优鲜APP购物车功能,分析异同
2.1. 平台对比
为了更好的对比淘宝和每日优鲜的购物车功能,先对两个平台进行简单的介绍

2.2. 每日优鲜VS淘宝购物车功能对比
2.2.1购物车主页面入口

2.2.2【加入购物车】功能入口

2.2.3商品详情页点击【加入购物车】功能

2.2.4购物车页面功能点对比和分析

三、利用「用户—场景—需求」分析功能
按照「用户—场景—需求」的方式得出以下思维导图,并对其进行功能点的设计进行分析。
3.1购物车主页面入口

每日优鲜:在多个页面添加购物车页面入口,是因为购物车页面是生成订单和结算的唯一入口,这与每日优鲜想让用户尽快结算的目的有关。底部菜单栏的购物车按钮上有商品数量和总价等提示,方便用户了解购物车的大致情况。商品详情页,将购物车入口和加入购物车按钮放在一起,方便用户去结算。
淘宝:购物车页面不是唯一的购物入口,是暂时存放用户想要的商品,方便用户进行拼团,凑单等,所以无需在过多的页面添加购物车页面入口,也无需很明显的提示用户购物车商品数量等。
3.2【加入购物车】功能入口

每日优鲜:作为一个O2O的生鲜电商平台,为了保证商品的新鲜,需要引导用户尽快下单并且所卖的生鲜食品类商品,用户基本都很熟悉,不需要查看过多的资料,所以在各个页面都加入了【加入购物车】功能入口。
淘宝:作为一个全品类的平台,商品的种类繁多,商品的有效期限也足够长。用户从选择商品到购买需要经过各方面的考虑,比如商品质量、价格、外形等。所以无需在过多的地方添加【加入购物车】功能入口。
3.3详情页点击【加入购物车】

每日优鲜:
1.所卖商品多是生鲜蔬果,不好制定统一的规格供大家选择,所以取消复杂的规格选择,按照日常消费进行定量包装。
2.对于蔬菜和水果,需要保证食材的新鲜,一次不宜购买太多,用户需要知道自己所购买的商品数量是否过多,所以需要显示实时的商品数量。
3.由于一次性不可能购买太多,所以取消了详情页修改商品数量的功能。
4.采用自身冷链物流体系,提示用户包邮差价,能降低用户在付款时发现需要支付邮费的挫败感,提高支付转化率。
5.商品所需支付的金额一般不大,没必要进行分期。
淘宝:
1.淘宝上的商品如衣服、鞋子、日用百货多是有颜色,大小等具体规格可选择的,而且是必须要进行选择,所以规格选择是必须的。
2.购物车的主要功能是暂时存储用户想要购买的商品,并非一定要购买,所以无需特别提示商品总数量。
3.用户为了凑到商家所规定的包邮金额或商品需要多个搭配起来使用时,需要购买多个同样的商品,所以提供修改商品数量功能,
4.商品是否包邮是由商家决定的,也不需要进行特别的提示。
5.3C、数码、家电等产品,价格一般比较贵,很多用户无法一次性付清,所以需要分期付款功能。
3.4购物车页面的功能点分析

根据上面得出的思维导图对购物车功能点进行分析,主要分析的是有明显差别的功能或相似但不相同的功能。
3.4.1未登录使用购物车
每日优鲜:每日优鲜是一个O2O的生鲜电商平台,生鲜的保质期是有限的,所以相对于登录来说,用户能够快速浏览并购买商品才是最重要的。
淘宝:淘主要以C2C为主,相对于引导用户快速下单,保持平台的活跃度和用户的粘性显得更为重要。所以需要用户登录。且用户在登录后平台能对个用户进行准确的分析,以便于日后为用户提供更加精准的推荐。
3.4.2全选
每日优鲜:全场满99元包邮,用户在将商品加入购物车之后迫切想知道还差多少能够免运费,所以默认全选的功能符合每日优鲜用户的需求。
淘宝:淘宝购物车列表是以店铺为单位,包邮与否由商家决定。并且在平台有优惠活动时,每个店铺参加的活动类型都可能不一样,如双十一的“满200减20”“满300减30”等,这些活动之间是互斥的,默认全选的话会导致某些优惠券不能使用,所以淘宝虽然提供全选功能,但不默认选中。
3.4.3修改单个商品数量
每日优鲜:在商品数量为1时,再减少商品数量,商品就会被删除。每日优鲜的商品种类较少,用户删除后能够快速的找到被删除的商品。并且对生鲜食品类的东西,用户删除,可能就是不想购买。
淘宝:在商品数量为1时,是不允许再减少商品数量的。由于淘宝上的商品种类太多,用户加入购物车的商品,如果在减少数量的过程中不小心误删除,在没有加入收藏夹的情况下,很难再将商品找回。
3.4.4移入收藏夹
每日优鲜:作为生鲜电商,用户没有购买的商品,短时间内商品可能会售罄,失效所以此功能的意义不大。并且给用户过多的时间考虑是否购买,不利于商品的销售。
淘宝:允许用户将可能会购买的商品放入购物车,对于买家而言,方面以后查找购买;对卖家而言,商品被收藏得越多代表商品销售出去的可能行越大;对平台而言,可以根据收藏的商品为用户提供更加精准的推荐,并且收藏的商品表示用户喜欢,日后购买可能性越大,有助于提高订单转换率。
3.4.5找相似
每日优鲜:平台的商品相对较少,同类型的商品也较少。所以该功能的适用场景仅仅局限于购物车商品失效的情况下。加入购物车的商品表示用户希望购买,在出现购物车商品失效的情况下提供“找相似”功能帮助用户快速找到同类型商品是有必要的。
淘宝:作为以C2C为主的平台,同类型商品很多,找相似功能,能更好的帮助用户找到满意的商品,从而促进用户消费。
3.4.6清理
每日优鲜:不提供收藏功能,用户对于不想购买的商品,直接删除即可。
淘宝:购物车可以当做临时收藏夹使用,但购物车中的商品过多时,用户查找起来会比较麻烦。为了让用户快速找到需要结算的商品,需要清除掉一些短时间内不能可能购买但却有可能购买的商品。
3.4.7领劵
每日优鲜:没有店铺的概念,优惠券可以直接发放到用户,相对于当用户去领券,告诉用户可以使用哪些优惠券才是有必要的(购物车中有商品时,界面右上角会出现“优惠券”图标,点击可查=查看已经领取的优惠券)。
淘宝:淘宝的优惠券是分为商家优惠券和平台优惠券,平台优惠券一般是参加平台活动获得,这里的领券是方便用户领取商家优惠券,在购物车页面给出优惠券提示,能提高一些因商品价格而苦恼的用户的下单率。
3.4.8凑单
每日优鲜:凑单目的有两个:1.满足平台的包邮条件,2.满足平台某些满减活动条件。此功能能帮助用户快速找到满足条件的商品,引导用户快速下单。
淘宝:对于凑单功能,目的和每日优鲜是一样的,但对于邮费而言每个店铺有所区别,所以为了包邮而凑单的需要在同一家店铺里购买满足条件的商品。
3.4.9配送范围/时间提示、收货地址选择
每日优鲜:生鲜食品最需要保证的就是食品的新鲜程度,所以配送范围,送达时间是用户迫切关心的。由于配送范围和时间与收货地址有关,所以在购物车页面选择地址,能够帮助用户更好的选择需要购买的商品。
淘宝:淘宝作为一个综合性的电商平台,所销售的商品来着全国各地,所销售的商品大多是有效期较长的,对送达时间的要求也不是很迫切。
3.4.10运费提醒
每日优鲜:默认全场满99包邮,对于不想支付运费的用户来说,邮费提醒尤为重要。
淘宝:商品是否包邮是由商家决定,提示邮费,方便用户决定是否要购买该商品,或者凑够店铺包邮的所需金额。
3.4.11列表进入商品详情
每日优鲜:所卖商品都是日常生活中非常熟悉的,无需过多的图文介绍来使用户了解该商品。
淘宝:商品种类和规格比较多,涉及到一些尺寸的说明,图片的展示。同时用户的评价能帮助买家更好的判断是否需要购买。给予用户充分的决策时间,让用户购买自己想要的商品,能提高用户的购物体验和对平台的好感。
3.4.12规格修改
每日优鲜:每日优鲜的商品比较单一,并且是按照日常生活中所需要定量包装,不需要对商品进行选择。
淘宝:多数商品是需要选择规格,在购物车列表中提供直接修改规格的功能,能降低用户使用的难度,减少用户的操作步骤,对用户快速下单也是有帮助的。
四、总结
通过以上的对每日优鲜和淘宝的购物车功能的简单对比后总结如下:
两款产品购物车的设计都是在明确自己所卖商品的特点下完成的。如:每日优鲜的商品用户比较熟悉,并且略微单一,所以允许用户直接加入购物车,商品详情页也比较简单。而淘宝所售商品覆盖全品类,且很多的商品用户并不熟悉,所以它的商品详情页设计得更加复杂,且加入购物车之前需要进行多次选择。
两款产品都是在明确目的之后设计的。如:每日生鲜目的是为了尽快的销售商品,所以它将购物车作为结算的唯一入口,并设计了很多购物车页面的入口,引导用户去购物车结算。而淘宝相对于销售商品而言,是想帮助用户找到更满意的商品,设计上都尽可能将引导用户进入详情页,并且内容更加丰富,还有评价、提问等功能,帮助用户多了解商品。
两款产品都考虑到了平台现有资源优劣势。如:每日优鲜在主要城市设有冷链物流体系,所以会提示用户送达时间(当然这么设计还与生鲜食品的新鲜程度有关)。而淘宝的由于货源地和目的地未知,并且物流公司也未知,就没有此功能
综上通过两款产品的对比,可以发现,在一个产品中很好的功能,在另一款产品上不一定适用,比如淘宝的“评价”“收藏”等功能。所以在产品功能的设计上需要综合商品的特点、面向用户、平台的定位和相应资源等方面的因素,并且需要反复确认各个功能的设计目的。不能照搬别人的设计,要了解别人这样设计的原因,并考虑是否适合自己的产品。
五、部分页面截图
5.1淘宝购物车页面入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