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次看到“雨崩”这两个字的时候,我凭空想象的是狂风暴雨的一个场景,在读书会讨论之后,我再去查这个词,才知道原来它是一个美丽的小山村,忍不住嘲笑自己的自以为是,我们生活中是不是也经常的望文生义呢?看着雨崩村美丽的图片,仿佛身临其境一样,想起在书中锦敦老师说的一句话“身体下地狱,眼睛上天堂,灵魂回故乡”,我也把这句话懂进心里了。

这一章没来得及提前预习,周五晚上急急忙忙的从外面赶回学校坐在办公室里听课,因为不能确定自己回学校的时间,所以没有报名做分享者或观察员。本次读书会因为没有观察员临时所做的调整,又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和收获。这就像生活当中有很多事情我们无法预料一样,不管前方的路如何,我们都已经做好了应对的准备,正如古人说得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在花儿老师的导读中,问了一个触动我灵魂的问题:有没有一直想去的地方?想见的人?想做的事?从小学起一直想去内蒙古草原,前几日与女儿还在说起这件事,她问我计划何时出行。是呀,很多事我们总是一拖再拖,总说等有时间了再去,可每日都忙碌着相同的事。现在我给自己一个期许:2022年夏季去内蒙古圆自己儿时的梦。想见的人很多,可很多时候路过他们生活的城市时,却又害怕打扰他们,只在心中送去祝福。读书会的学员们相约要去看望花儿老师,我很期待大家的相聚。

艳敏老师曾渴望提前退休后每天不用上班,不做家务,只安静地读书,专注学习叙事。她说后来明白首先要心灵自由,经济自由,有人爱,有希望。所以现在她又有不同的选择了,她说转弯处对她来很不容易,她想慢慢转弯,先刹车,站稳了走好,也许走到前方可能会是一条弧线,不着急。她说工作是安身之本,咨询师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生活本身就是修养,慢慢来,换一种风景。花儿老师说每个人都有一首属于自己的歌,艳敏老师说她喜欢《怒放的生命》,现在不着急,但终会怒放。
彩玉老师说参加EAP培训体验咨询后,敢于直面问题,寻找解决方法了,也真正明白“接纳”的含义。彩玉老师每次的分享都能将生活中的细微小事结合叙事哲学观,说出很多哲理性的语句。她说以前与妈妈有隔阂,但现在会在妈妈面前撒娇,会求拥抱,可以选择相处的方式了。以前她说听课时不愿写笔记,不愿写作业,但她却能将感悟到的东西运用到生活中去。最近看到一句话,说有的人拥有很多知识,却不能转化为智慧,只不过如同电脑硬盘一样存储知识,却不能升级cpu。我们的读书会一开始,花儿老师就希望大家将书本活成生活,将叙事带回家,看来我们每个人都在践行了。
春华老师说与艳敏老师有同感,觉得自己是个不简单的人了,回顾心路历程,会给自己大大的点赞。上周五白天她在微信群里分享了自己在咨询室里摆的沙盘图片,她说读书会上解读时发现解决问题就如旅游,美丽的风景都在高处。分享之后她对第二天要带领的读书会不再焦虑了,说该怎么带就怎么带,多看见学员们的需要,多陪伴他们,让他们感觉到自己很美好,就不会紧张了。她说准备越充分,越有信心。将学员放在主要位置,就不再焦虑了。仅仅一周的时间,她就从上次分享说的水深水热之中转移到了淡定从容中来,我很好奇她是如何做到的?

花儿老师总结说:人生会有很多痛苦,但走过以后,会发现那些痛苦不白走。她说曾向吴熙娟老师说:‘很多的难都是能走过去的。’她说:“害怕是玻璃桥,一步步走,就能过去。”她还自问自答:“当遇到问题时该怎么办?”“你认为自己是高傲的天鹅,就把你的皇冠顶好。一路走来,不怕不怕。”

本章的内容里最触动我的是“回到生活里:用prefer来活出自己”这一小节,很喜欢书中的那三个问题:
NO1:如果先不管别人的想法,你自己想成为怎样的人?为什么?
如果可以不管别人的想法,我想要成为一个经济自由,时间充裕的旅行者和心理咨询师,可以随时开始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不用每日朝八晚五地重复同样的生活。想多陪陪父母与孩子,父母年纪大了,时日不多,我要及时尽孝;孩子上大学以后有自己的生活,会渐行渐远,不再需要我的陪伴,我要及时放手。
NO2:如果不论成败对错,你想要怎么活这一辈子?为什么?
我的前半生曾经很多时候为了他人而活,尤其是有了孩子后眼中只有那个小生命,现在她长大了,想要独立地生活了,嫌弃我对她的管教,说我想要控制她了。有时我们发生冲突后我气得真想放手不管了,但她毕竟刚进入十六岁,自律能力较差,还需要用爱与规则去引导。有时曾想,人不长大多好,永远都生活在无忧无虑的童年,虽然那时物质很贫乏,但内心里很富足,需求不多。后半生我想要做人生的减法,多关注自己与亲人的身心健康,身体好就是在存钱。
NO3:不管别人怎么想、怎么说,你最想跟自己说的是什么?
曾经有人对我说学心理学的人都是心理有问题的人,这话有一定道理,当年我就是因为深受心理问题的困扰才学习的。现在也有人说,心理咨询师的孩子一定没有心理问题,学习成绩一定很优异的。我不想别人给我和女儿贴标签,我只想做独立自由的自己,也曾告诉女儿要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当然,我知道这条少有人走的路会很坎坷很艰辛,但我不想在主流文化里被人群裹挟着前进。我只想借用但丁的名言勉励自己: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锦敦老师在书中说:“在生命的旅程里,若我们愿意听那渴望的呼唤,贴近自己的prefer,往前而行,我想,那就像搭上了一部和心接轨的列车,注定会开往自己想去的方向。”我们在读书会里反复提到远方,在寻找通向远方的道路上,可能会迷失方向,可能会想放弃,从今天起我会时时提醒自己去贴近自己的prefer,与心接轨,用心去选择,用心去感受。

作业
1 本次读书会临时决定换了设置,你的感受如何? 你是怎么看几位老师的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
2 通过本次读书会,有什么非常打动你的话,并对你的未来有帮助的话?请提炼出几句
3 如果你是这次围炉分享的参与者,你的感受如何?从决定分享到读书会结束,你的故事是否有变化,谈谈这种变化?
4 如果你是倾听者 请尝试给自己提问问题,并回答?(至少3个问题,分享者也要参与)
5 用自己的话细谈《10雨崩里的诗意》里叙事治疗的相关内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