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有位朋友在朋友圈晒高中毕业时同学们之间写的同学录。很多人表示看不下去,要求发状态的朋友赶紧删了。说实话,仔细读来真的觉得当时的我们有点纯真,有点可爱,有点干净。
相信很多人应该都有过这样的感受,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当我们再次翻看曾经发布在社交平台上的状态或写在日记本上的小情绪时,心里对之前矫情的自己充满了不理解。这怎么可能是我呢,我怎么能这样呢?这当然是你自己,是真实的你自己,只不过故事的场景变了,状态变了,现在的你置身于另一个故事情节中,再也无法真切感受到之前故事里的喜怒哀乐了。我们都说时间会抚慰一切伤痛,可实际上我们往往不是等待时间来抚慰伤痛,而是主动把这一页故事轻轻翻过,开始走进新的故事。
小时候我们都特别喜欢听故事,一个劲儿的拽着大人们给我们讲各种各样的故事。我们的小脑瓜里充满了奇奇怪怪的想法,有很多的疑问,也有很多的想象。就这样,我们一边听着故事,一边开始演绎自己的人生故事。是故事都有情节,有结构,有场景,有时候我们是主角,有时候我们是旁观者。有句很火的网络语说得好“人生在世,无非是笑笑别人,然后再让别人笑笑自己。”,人生在世,无非就是听听别人的故事,再让别人说说你的故事。
有些故事我们无从选择,我们被迫扮演特定的角色,这是我们的宿命。但人生的精彩之处在于我们依然有能力去决定某些故事的情节和结构,我们有权利选择和什么样的人开始什么样的故事。
等我年老的时候,我希望我的故事集就是一本诗集,有童年的稚嫩,有少年的活泼,有青年的志气满满,有中年的睿智干练,有老年的智慧通透。我再也不会想着去删除任何一个故事,正是这些故事造就了我的不一样,记录了一个生命完整的过程。
愿我们都像小说家写小说一样,认真策划,认真书写每一个故事,让这本故事集色彩纷呈,成为我们自己的另一个代名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