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写作课老师这么说

刘海玲: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创意写作研究中心主任。
今天我们更多的是培养基础的创意写作人才和高级的创意写作人才,他们今后的职业取向不太一样,有的成为专栏撰稿人、编剧等,但更多的是文艺创意产业基础从业人员。
王祥:鲁迅文学院研究员
我们现在已经接受创意写作这个专业,但隐含了很大的危机,就是没有适合使用的创作理论,目前中文系所有教材教的是什么东西,说中文系不培养作家是有原因的,因为那些教材确实没有办法培养作家,都是从评论的、研究的角度去阐释文学理论。因为在创作当中,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你写给我看看,什么东西是生活的本质,谁说了算,没有办法实现。
文学反映愿望而不是生活,反映生活是没有办法写的,生活和艺术完全不同,但是创作的时候一定要把艺术和生活隔离开,否则没有办法写,一定是反映人们的愿望。
几点感想
一是就业,就业面还是比较广的,在课程设置上也看得出来,兼顾了很多方面,比如文学理论的学习,对于写书评或者做编辑有针对性;剧本的学习也是一个亮点,因为专门讲授这方面的社会力量很少,有经验的编剧都很忙,创意写作课相当于集中了编剧作家的资源,解决了师资力量的需求问题。
二是教材问题,没有很合适的教材,一个老师一个教法,这对学科化教育构成挑战。
写作多大程度可以教,是一个问题,暂且不管,是一个探索。
如果说可以教,那么课程方面:
1. 缺乏美学理论的传授。虽然《谈艺录》《人间词话》等也算美学论著,但毕竟不是专门的美学理论。美学作为哲学的分支,它是艺术哲学,那么美学史的讲授少不了,而这需要哲学讲师或者美学讲师,不是中文教授或者作家可以承担的。
2. 写作实习方面最重要的挖掘内心,提高心灵的敏感度,很重要,同时又比较困难。这种提升,其实靠集体座谈或者听讲座的方式,收效不会太好。而需要频繁的师生沟通,但这又造成教室的工作量特别大,几乎不太可能。例如,一个老师和学生一年需要WX交流50次,30个学生这样聊天下来,老师几乎没有吃饭的时间,会过劳死的,哈哈。如何解决?配备辅导员。这又造成学费的上升,毕竟目前的学费大约是十万一年,3年共30万,再提高学费,这个专业就成了贵族专业了。30万学费需要多少年可以挣回来,学生需要算一下经济账。
三.创意写作课对传统写作教学有所扭转,侧重艺术性,重视美学素养的培育,加大了学生和职业作家交流的机会。
四.文学史的课程比重约一半,如《欧洲文学史》《十九世纪文学主潮六卷本》等等,过高了;国人最缺乏的心理学,尤其是精神分析心理学课几乎没有,这是遗憾,建议补一门精神分析心理学课程,30课时。(额,又要加一位专门的心理学老师,成本太高了,但是又怎么办呢?)
五.心理学老师和美学讲师,还需要懂一点写作,否则难以融合到一块,各讲各话,任重道远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