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我的心理学想法心理
印象形成效应,你知道几个?

印象形成效应,你知道几个?

作者: 熠歆 | 来源:发表于2016-12-31 12:05 被阅读1128次
印象形成效应,你知道几个?
首因效应(陌生人)

首因效应也称第一印象(最初效应),它是指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具体来说,就是初次与人接触时,在心理上产生对某人或者某事带有情感因素定势,从而影响到过后对该人或者该事的评价。

我认为,面试过程中,考官的第一印象就可以决定你的命运,何去何从。

2014,那年我毕业了,我参加当地的教师上岗考试,我报的是小学语文岗位,报名人数近500多人,要55人,看似机会很大,所以我报名了,最后笔试考了第六名,接下来还要面试,对于还是一张白纸的我,怎么办呢?尤其是,我还怯场……

毕业前,我们学院专门为毕业班开设了一门“礼仪课”,这门课程的王老师,无论学识、涵养、穿着、打扮……都可谓一流。当时,她咨询了班上哪些同学已经参加过考试而且被录取了?她用了两节课的时间给我们专门讲面试技巧,我受益匪浅,她还叫我们加她微信,有不懂的可以咨询她,还可以把自己面试前的打扮发给她帮忙参考参考。当时,在王老师的建议下,我买了一件白色的长衬衫,一条职业裙,一双五公分左右的高跟鞋,就这样去面试了。我们属于结构化面试,考官问了我三个问题,具体问题是:面对突发情况如何处理;如何对待班上的后进生;如何上好一堂课?面对十个考官,我紧张呀,但是也只能咬紧牙关,把目光投向后墙,在答题时,时不时的直视考官,面带微笑,假装不紧张,但是我的语速和颤抖的声音暴露了我,短暂的三分钟结束我的面试。最后面试成绩不高不低,86.7,加上笔试成绩,总成绩排名第10。

针对教师面试,我认为需要注意的几点:

第一:穿着要得体。

首先,如果真的不知道自己穿什么,就选择职业装。但是,我认为,白衬衫搭配职业裙(裙子必须穿丝袜,而且是贴近肤色那种,不能穿黑色,不然就是不尊重别人),你选择的裙子要在膝盖5厘米上下左右,看起来比较青春活力。其次女生不要披头散发,尽量扎个马尾,让人看起来比较精神。最后,如果平时不习惯穿高跟鞋,建议还是穿平跟,不然会闹笑话。

第二:教姿教态要得体。

第三:语言表达要清楚、流畅,眼神要注视着面试官。

其实,考官在选择人才时,就是听其言,观其貌,察其行,考其绩。

在生活中的各种形式“相亲”,也是首因效应的典型例子。有些人,见一面就一见钟情、厮守终生;然而有些人,见一面后下辈子都不想再见。

近因效应(熟人)

近因效应是指某人或某事的近期表现在头脑中占据优势,从而改变了对该人该事的一贯看法。

就拿谈恋爱来说,刚开始热恋时,都会会对方互买礼物,这种感觉很好。有一天,突然不买了,那对方心里会认为你不在乎她/他了、甚至不爱她/他了。

两个相处甚好的闺蜜,平时你一直惯着她,包容她,谦让着她,但是有一天你忍无可忍了,发怒了,她觉得你就是十恶不赦的恶人,从此两个人的友谊小船奔塌了。

投射效应

投射效应是指一个人由于自己的需要和情绪倾向,而将自己的特征投射到别人身上的现象。投射作用使得人们将自己本来具有的东西看成是别人具有这些东西。

最近有句话很流行:“有一种冷,叫你妈妈觉得你冷。”因为妈妈总是牵挂自己的孩子,就怕挨冷受冻。

平时在生活中,还会看玩笑的说:“你瞅我干啥,我瞅你咋滴。”、“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还有一个故事:“疑邻盗斧”。

巴纳姆效应

巴纳姆效应是指认为每个人都会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她,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仍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哪怕自己根本不是那种人。

十二星座,大家都不陌生吧!

印象形成效应,你知道几个?

无论男生还是女生,都会好奇的去查查看看,对照一下跟自己是否会很相似呢?

我属于白羊座

这是针对白羊座的描述,有些话语还是贴近,但是有些就天壤之别了。譬如,以我来说,说话语速快、有细腻的心思、做事不喜欢拖沓、自己能做的绝不打扰别人……但是我性格不暴躁、脾气也不臭啊……

“算命”,这个词,好多人都不陌生吧。我妈但是去帮我算过,说是:我命苦,以后可能会磕磕碰碰的,但是会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还会有好人相助……这是在我工作以后,算命的老婆婆说的。我对我妈说,这个么我也会算,我现在已经有工作,其次,人的一生免不了磕磕碰碰啊,不可能一帆风顺的。

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是指当出现干扰恋爱双方爱情关系的外在力量时,恋爱双方的情感反而会加强,恋爱关系也因此更加牢固。

高中早恋现象,《匆匆那年》里的陈寻与方茴,在老师家长的阻止下仍然恋爱,但是,上大学后,没人阻止,两人反而分手了。

回忆高中那会,说不定好多同学还经历过呢!

印象形成效应,你知道几个?
登门坎效应/得寸进尺效应

登门坎效应是指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这种现象,犹如登门坎时要一级台阶一级台阶的登,这样能更容易更顺利的登到高处。

想必你的QQ或者微信好友中,都有做“微商”的朋友吧!每次打开朋友圈,满屏的推销微商的,第一个你可能看一看,第二个也会,第三个?第四个了?还有无数个了。你的产品如果真的经得起考验,我想是别人有求于你,而不是你苦口婆心的求别人,叫朋友帮你转发一条甚至群发。

她,安静,爱上文字

我喜欢心理学,所以会把生活中的现象与心理学知识相互联系,与你分享!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印象形成效应,你知道几个?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epvv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