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的时代,网民的力量越来越大,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任何一个网民都可能成为舆论的先锋者。鱼君今天带大家深入剖析舆情,解读舆情凭什么这么“横”。
引经据典看舆情

《辞源》对“舆情”解释为“民众的意愿”。有学者从社会学的角度考察舆情的定义,认为舆情是指社会各阶层民众对社会现象所持有的情绪、态度、看法、意见和行为倾向,尤其是对社会管理者和社会公共事务所持有的情绪、态度、意见等。

网络舆情是社会总体舆情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以网络为载体存在,以网络传播方式汇聚、形成和表达的舆情,是各种不同情绪、态度和意见的交错的总和。

网络舆情的一般表途径包括:
网络新闻,新闻跟帖,论坛贴文,以博客、微博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即使通讯工具,电子邮件,搜索引擎,移动互联网端,网上调查,网上签名,网络发起线下活动等。
网络舆情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
自由性与可控性、互动性与即时性、丰富性与多样性、隐匿性与外显性、情绪化与非理性、个性化与群体极化性。


舆情能顶半边天

人们要科学地认知和判别我国网络舆情与社会民意之间的关系。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8年1月31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普及率达到55.8%,超过全球平均水平(51.7%)4.1个百分点,超过亚洲平均水平(46.7%)9.1个百分点。
我国网民规模继续保持平稳增长,互联网模式不断创新、线上线下服务融合加速以及公共服务线上化步伐加快,成为网民规模增长推动力。这表明,网络舆情的影响面已经具有某种全民性。可见,某一社会话题的网络意见只是代表一部分公众的观点和立场,却可能造成全局性的影响。

如何接招?

我国的网络舆情信息工作体系由政府职能机构、高校社科机构、主流新闻媒体、商业门户网站、社交网站等组成,其中,一些网络媒体、智库既是舆情信息的发生地,也担负着网络舆情数据分析与网络舆情引导之责。此外,网络舆情采集监测系统研发机构与第三方数据调查中心也被纳入网络舆情信息工作体系之中。鱼君综合CNKI文献、实地调研、样本选取加权等因素,将我国主要的高校社科体系舆情研究机构、新闻媒体舆情研究机构、网络舆情软件研发机构情况进行归纳,如图所示:
问题来了 ,市场上的舆情监测系统动辄几十万。对于许多中小型企业主乃至个人都是不小的压力。寻找一款性价比高、实用效果好的舆情产品就成为了许多舆情分析者最迫切的需求。知于微舆情,一款轻量级的互联网舆情监测与分析系统,平均一个关键词监测一年约200元,覆盖平台包含:新闻、电子报、论坛、问答、博客、微博、微信公众帐号、视频标题。声量分析、趋势分析、媒体分析、传播分析、情感分析通通都有,满足各界舆情分析者的需要。
鱼君也来晒自拍
性价比高又这么牛逼的微舆情,确定不了解一下?

听说关注和点赞的朋友都找到了女朋友~
快,关注这个公众号,一起涨姿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