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衣带诏丨 献帝东归(2)

衣带诏丨 献帝东归(2)

作者: 甄玺 | 来源:发表于2020-04-24 12:06 被阅读0次

 灵帝一生荒淫无度,嫔妃众多,所生皇子却只有两个。长子刘辩为何后所生。何氏为南阳屠夫何真之女。其父以金帛相贿,再加天生丽质,被选秀入宫,深得灵帝临幸,不久便生下皇子刘辩,母以子贵被封为贵人。而宋皇后不受宠爱,却位居正宫。何氏便与中常侍王甫设计,诬陷宋皇后在宫廷挟巫诅咒皇帝。灵帝一怒之下收其玺绶。宋皇后忧愤而死,灵帝封何贵人为后。

何皇后性强忌,后宫莫不震慑。何皇后被册封时,美人王荣已有孕在身,因畏惧何皇后,服药几欲堕胎,而胎安不动,又数梦负日而行,以为瑞祥之兆,便生下皇子,取名刘协。何皇后妒火中烧,将其毒死。灵帝很快查明,决计废后。但宦官求情,又慑于大将军何进位高权重,未敢妄动,只得将刘协交由母后抚养,被称为“董侯”。

长子刘辩威仪不足,灵帝欲立刘协,但一直犹豫不决。公元189年,灵帝病危,把刘协托付给蹇硕。蹇硕壮健而有武略,深得灵帝信任,以其为上军校尉,中军校尉袁绍、典军校尉曹操等八校尉悉归节制。

灵帝驾崩,蹇硕欲先杀何进再立皇子刘协为帝,于是宣何进入宫。当日,蹇硕在灵帝的灵柩四周埋下伏兵,待何进殿拜奠时,乘机将其杀死。司马潘隐素与何进有旧,在迎何进时用眼神示意。何进大惊,抄近道回营,急召众人商议后,领五千御林军进宫,在灵帝灵柩之前,立14岁的刘辩为帝。

少帝即位,何太后临朝。封九岁的刘协为勃海王。大将军何进与太傅袁隗共主尚书事。“十常侍”赵忠等人为求自保,献蹇硕首级于何进,又怂恿董太后,封皇子刘协为陈留王,董重为骠骑将军。何后在宫中设宴相劝未果,当夜即召何进于宫中密议。次日,送董太后至河间,将其毒死。

董太后死后,何进意欲尽除宦官,何太后不允。于是,何进依袁绍之计,召天下豪杰带兵入京。“十常侍”等恐慌中先下手为强,假传诏书,在宫中将何进杀死。袁绍获悉,率兵冲入宫中。赵忠等人抵挡不住,闯入长乐宫,裹胁何太后、少帝、陈留王协等逃向北宫。

何太后中途被尚书卢植所救。张让等带着少帝、陈留王等逃出宫门。入夜,卢植在黄河岸边找到少帝。张让等自知一死,投河自尽。少帝与陈留王乘夜南行,欲回皇宫。忽遇大队人马蜂拥而至,少帝吓得惊慌失措,语无伦次。此时,九岁的陈留王勒马向前,叱曰:“来者何人?”

 “西凉刺史董卓也。”

 ”汝来保驾耶,汝来劫驾耶?“

 ”特来保驾。“

 ”即来保驾,天子在此,何不下马?“

董卓大惊,慌忙下马跪拜。陈留王以言抚慰,而后入宫。入京后,董卓自封为司空,把持朝政。在崇德前殿召集百官,废黜少帝立威,陈留王刘协即位,是为汉献帝。少帝改封弘农王,第二年,董卓派郎中令李儒进献毒酒致死。

董卓入京,专横跋扈,民不聊生。讨伐之声四起。典军校尉曹操借献刀杀之不成,逃出京师。在陈留“散家财,合义兵”,推渤海太守袁绍为盟主,共伐董贼。董卓挟献帝迁都长安。临行,将都城百里宫苑尽皆焚毁。

曹操引军追击,因寡不敌众,退归营帐,力议诸军,据守要地分兵入关。可盟军名为讨贼,意在伺机发展自己势力。袁绍、韩馥不听曹操劝阻,谋立幽州牧刘虞为帝,刘虞不敢从命。韩馥避位袁绍,袁绍领冀州牧,威权日盛。

此时长安,董卓飞扬跋扈。司徒王允无计可施,整日忧心忡忡,忽见婢女貂婵在焚香祈祷,心中暗喜:安定汉家天下者,此妇人也!貂蝉,山西忻州人。自幼才貌出众,被选入汉宫,管理宫中头饰,故称‘貂蝉’。因遭十常侍之乱,避难出宫,被司徒王允收为义女。

王允遂定下连环计,把貂蝉献与董卓。董卓喜出望外,当夜便与之共赴云雨。貂蝉周旋于董卓父子之间,两人互相猜忌,王允趁机说服吕布。时逢献帝初愈,文武会集于未央殿,恭贺圣安。董卓刚到侧门,即遭突袭,当场毙命,暴尸于市。董卓死后,貂蝉嫁与吕布为妻。

司徒王允计杀董卓,其部将李傕、郭汜起兵发难,纠集十万精兵杀奔长安。吕布带兵出关,李傕、郭汜围困内廷,叫嚷:“董太师乃社稷之臣,被王允设谋而杀,特来报仇,但见王允,便退兵。”

王允见状,纵身而下,以舒国难。献帝落入李傕、郭汜之手。而在此其间,关中灾荒,年仅14岁的献帝诏令当地官吏,开仓放粮,赈济灾民。

李傕、郭汜乃一介武夫,因相互猜忌而兵戎相见,一人挟持天子,一人劫持公卿,持续数月不止。弘农王张济欲把献帝移驾弘农。献帝遣使向李傕请求东归,数次方得允许。献帝车驾行进,夜色渐晚,行至霸陵。忽东南喊声大震,一将引军纵马杀来,乃国戚董承也。帝哭诉前事。董承说,“陛下免忧,臣与杨将军誓斩二贼,以靖天下。“

而张济与杨奉、董承不和,又联合李、郭二人追赶献帝。杨奉、董承假意和李傕联合,又秘密派人到河东。黄巾军旧部李乐等率部众前来,共同击破李傕。李乐提出只有沿河而下才可躲避追击。于是李乐秘密准备船只,趁着夜色渡河。

是夜,汉献帝和公卿步出营寨,六宫妃嫔跟随。董承命符节令孙徽持快刀,示左右侍者,在人群中开路。献帝让人背着从长绢上滑下。因只找到几只小船,许多官兵从堤坝跳下,攀着船舷呼喊着登船,手指都被砍下,乱血飞溅,众人无不大惊失色。

公元196年,汉献帝由杨奉、董承等人护驾,终于回到故都。可是几经战火,洛阳已成是断壁残垣。献帝君臣露宿街头,朝不保夕,只好诏令诸侯勤王。袁绍的谋士沮授劝袁绍:“西迎大驾,即宫邺都,挟天子以令诸侯,谁能御之!”部将淳于琼则认为,当今群雄并起,若献帝至此,听之则轻,不听又会抗命。袁绍就此拒绝。

且说曹操在讨伐董卓之后,袁绍表其为东郡太守。当时山东黄巾又起,杀死刺史刘岱,兖州群龙无首。消息传到濮阳,曹操便派谋士陈宫前去说服。最终曹操与济北相鲍信共同讨伐黄巾,招安降兵三十余万,编成“青州军”。自此曹操威名日盛,被朝廷加封为镇东将军。

董承、杨奉护驾至洛阳后,担心李傕、郭汜来犯,故董承举荐曹操,平剿青州黄巾军有功,可以救驾,奏请汉献帝,宣曹操入朝,以辅王室。正此时有人来报,夏侯惇奉操之命送来一表。

曹操的谋士荀彧认为,春秋时,晋文公保周襄王至洛邑,成为霸主;汉高祖为义帝发丧,天下归向。现在汉献帝身困洛阳,如迎之于许,岂不天下归顺!谋士毛玠也建言:“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蓄军资,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

曹操果断采纳,并应董承密召,亲抵洛阳。献帝在原中常侍赵忠的宅院里,朝见兖州刺史曹操。

“曹爱卿,为何如此怜惜?“

”陛下受苦,实为臣子之过。”

“爱卿,来了就好。朕的江山有望了。”

献帝封曹操为司隶校尉,假以符节,录尚书事。时年九月,曹操迎献帝车辕向东,迁都于许。献帝以曹操为大将军,袁绍为太尉,袁绍坚辞不受,献帝又令曹操为司空。至此,曹操开始总览朝纲。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衣带诏丨 献帝东归(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evbu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