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西井汇

作者: 飘零的书页 | 来源:发表于2019-04-29 10:27 被阅读65次

记忆中的,西井汇

    江南,在你心中,是怎样一种存在?是“烟柳画桥,风帘翠幕”?还是“画舫楼阁,吴酒微醉”?

    而,西井汇,听起来是不是很文艺,有点诗意的一个地方。江南有西井汇,西井汇就是江南,有着江南的特点。

    上海的老街古镇很多,也都有着不一样的身姿,相同的是,每一个原始的老街古镇都和水有关系。或有河穿镇而过,或被水环绕,或环绕着水而居。

    西井汇座落在北南的西井街上,门口,就有一条小河,和一座跨越东西的石桥。

    2010年的国庆,就是这里,屋里的二楼,自上而下的悬挂着一面巨大国旗,我被鲜红色彩吸引,喜庆,不失庄重。那时,这里才刚开张。我就成为了这里来的最早的客人了。老板十分健谈,听说是复旦毕业的,和师姐一起做这家店的。

    朱家角,在沪上西南青浦区。很多年前,我就喜欢这样老街古镇,似乎冥冥之中我在寻找什么一样,寻找根一样的存在。西井汇算是民居,有着清朝的江南民居的特点,前店,后家的那种。这里听说原本是一个卖米的,沿街面的是店铺,有一圈的阁楼一样,中亭是空的。后面像是办公的地方,再后面就是居家的所在。前后都有连廊联通。整个建筑犹豫可见,昔日的兴旺。

    房屋的结构都是木结构的,白墙青瓦。在二进的地方一边是围墙,一边是长廊,前后是房子,一个方方正正的天井。可以看见天空,看到蓝天白云,和星星。最享受的是,在檐下,听雨,雨后,青砖地面会生出青苔来。

    这里没有什么装修,仅仅是增加了点功能而已,原来的柜台,变成了水吧。家具也是收来的老家具,各式各样的。最突兀的是中间的书橱,老板放了很多的书,也有客人送的。

    这里或卧,或坐,或行走。或茶,或咖啡,或啤酒。整个周末都可以泡在这里,认识了至今还往来的兄弟姐妹们。

  我在这里,吃过隔壁的油墩子、臭豆腐,小龙虾。也听过昆曲名角张军先生唱的“牡丹亭”,还读过圣严法师的《正信的佛教》和看过连环画《西游记》。

    听说,老板不想在做下去了,也许就会成为一个记忆。

    下次来的时候,也许就是隔门张望了。西井街56号还在,而西井汇这个名字,不知道还会不会在。也许可以读读“庭院静,空相忆。无说处,闲愁极”。“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记忆中的,西井汇

相关文章

  • 记忆中的,西井汇

    江南,在你心中,是怎样一种存在?是“烟柳画桥,风帘翠幕”?还是“画舫楼阁,吴酒微醉”? 而,西井汇,听起来...

  • 记忆中的 井

    在我家的附近有着一口很古老很古老的井。据邻居的爷爷说,那口水井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从邻居爷爷记事起那口...

  • 汇中记忆

    一 三汇中学,座落于川东古镇三水环绕的白坝,是一处学习,谈天地,论时弊的好天地。学校周围,是轮番种植着四时不同的蔬...

  • 记忆中的“井过道”(上)

    我们村有个南北小巷,名叫“井过道”。 顾名思义,井过道就应该有井。但如今这“井过道”,却看不到半点井的痕迹。 之所...

  • 记忆中的“井过道”(下)

    记得有一次,傍晚的时候去井过道挑水,当用铁碌碌吃力的将第二桶水搅到井的半空中时,突然想起来了一件让人毛骨肃然的事,...

  • 琐记——井

    很多年没有见过压井了。 对于压井的记忆,已经模糊的只剩下几个残缺不全的片段。我不知道如何去描述记忆中压井的模样,下...

  • 家乡的井

    在我的记忆中,家乡的井一直跟着我走。 之所以说井一直在我的记忆中,因为,渭河北岸二道塬上,打一眼井在古老的岁月的确...

  • 山里小村系列之七:菜花稻香大密罗

    大营街有一条水泥路,从汇龙生态园门口开始,一路向南,串起了沿路好多村子。上下西古城,师旗,中所,谢井,常里,双凤,...

  • 20190315近郊游。

    今天探幽西凌井凌井沟的天门古道。以往驶过西凌井,走省道公路,大车众多,把公路碾压的坑坑洼洼,十分难走。后来只好走旁...

  • 老井

    看到他们写井,顿时让我想到了我记忆中娘家的那口井,现在井已不在,农村生活越来越好,家家盖新房,井就失去了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记忆中的,西井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fhen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