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承载着父母的希望,当达不到父母的期望值的时候,很多时候会受到父母的“吼”,对于成年人的心理素质来说,可能是没有什么问题,而对于孩子却是不一样的。
孩子的心理素质肯定是比成年人要差的,对于父母语言上的“吼”,会对孩子造成心理上的负担,心理的负面情绪不能得到及时的疏导,闷在心里会把孩子直接压垮的,如同满载水的堤坝,当缺堤之时就是崩溃之时。

以下的行为,需要父母好好注意自己的言行。
1.习惯大吼大叫对待孩子。
不能容许孩子犯错误、提要求,动不动就是对孩子大吼大叫,不骂到孩子认错、不哭就认为孩子没有改正的机会。
也许父母的出发点是好的,可是缺乏对于孩子心理紧张的考虑,过多的指责孩子的过错,孩子的心理长期处于心理紧张,父母一叫,孩子就会抖二抖,不管是不是自己的错误,先认错再说。又或者是不肯认错直接保持沉默。
教育孩子的目的没有达到,孩子的心理却出现了问题。大多数这样的情况下,孩子会出现胆小怕事,不敢坚持自己的主见,对于陌生环境有莫名的紧张感,孩子没有长大就直接崩溃了。
2.没有耐心听取孩子想法的行为。
生活的累,孩子是体会不到的,父母回到家后,看到还有一大堆的事情没有做,孩子又在吵闹,心情没有控制好,刚好孩子此时提问题,父母根本没有心情去听,直接不理睬孩子的想法,更甚者直接吼孩子一边玩去。
当自己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心情是失落的,不管是孩子还是成年人的心理都是一样的,而孩子没有得到满足得到的却是指责,心理的负担更为严重,父母不注意及时的引导,孩子就会不再提要求,沉默的对待生活,回馈给孩子生活也是“一片平静”。
当语言暴力成为孩子生活中的一部分之时,而父母却没有发现,对于孩子受到的伤害误认为是孩子成长必须的过程,错失教育的好时机,孩子无法顺利的成长,这个代价却是十分的昂贵的。
认清吼孩子的危害,孩子心理崩溃了,后期就很难去修正。对于孩子的期待都是美好的,出发点是好的,得到的结果却是坏的。那么,孩子又怎么可能得到一个美好的未来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