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代: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注释:
周郎 :周瑜周公瑾。
故:旧的,过去的。
多情应笑我:应笑我多情。
酹 (lèi):动词,是指将酒倒在地上,表示祭奠或立誓。
译文:
长江浩浩荡荡向东流去,滔滔浪花淘尽了千古以来的英雄人物。
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都说那就是三国周瑜在此激战过的赤壁。
到处都是陡峭的石柱直插苍天,浪涛重重拍击着江岸,发出惊人的雷鸣声,激起的浪花好似飓风卷起了千万堆白雪。
江山如此美丽,如图画一般,那时候涌现出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周瑜周公瑾那时候的春风得意,江东的绝代佳人小乔刚嫁给他,正是雄心壮志勃然奋发的时候。
手摇羽扇,头戴纶巾,谈笑之间,强敌曹操的战船就被烧得灰飞烟灭。
今日,神游当年的战地,可笑我多情善感,过早地生出满头白发。
人生犹如一场梦,且洒一杯酒祭奠江上的明月。
评析:
南宋俞文豹《吹剑录》中载: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 ‘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卓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
这中间的“大江东去”,就是这首词。可见这首词的传唱广度和代表性。也可以说是豪放派的代表之作。
整首词分为两阙,上阙写景,下阙抒情。
上阙:“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写的大气豪迈。“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有一种“天下英雄尽入吾彀(gòu)中”的感觉,也有“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慨。一如《上海滩》的“浪奔,浪流,万里涛涛江水永不休。淘尽了世间事 混作滔滔一片潮流”。
“乱石穿空"等句写出了江水的波澜壮阔,“穿”,“拍”,“卷”十分的传神。最后一句“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与首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呼应。
下阙:“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公瑾当年三十有四,羽扇纶巾,翩翩浊世一公子,年轻有为,功成名就,家庭事业两丰收。“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一代英杰,跃然纸上。
反观作者,时年四十有七,正远离亲人,被贬黄州。对比之下,可谓是“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只有“一樽还酹江月”。

好卷有益写于二零一九年三月二十三日
【原创作品,版权所有,欢迎分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