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紫水晶书院•文思飞扬(散文、随笔、杂文、评论、科普、日记……想法散文
当村上春树遇见荣格|用心理学解析故事背后的智慧与力量(十五)

当村上春树遇见荣格|用心理学解析故事背后的智慧与力量(十五)

作者: 开心墙头草 | 来源:发表于2019-05-08 08:42 被阅读13次

父母及组织的特殊性

如上所述,《1Q84》中关于个体与父母及组织进行抗争,并获得独立的内容,是村上春树世界的“异类”,这使得很多人误认为该作品是一部现代风格的小说。

然而,作为抗争对象的父母及组织是具有某种特殊性的,并非普通的现代意识的产物。

就现代意识而言,个体与父母的抗争或许是不可避免的。

因为父母既象征着个体之前所处的共同体,也是个体与共同体之间的纽带。

很多父母都会用社会经验和传统的思维方式,来说服并打压那些意欲寻求独立的孩子。

社会学家作田启一立足于前现代意识中的父母,进一步研究了大家庭、组织、社会及整个自然界的结构的同质性,并将其命名为“整体论”(Holism)。

然而青豆、天吾与父母的关系并不具备上述特点,也无法代表常见的亲子关系。

青豆父母所加入的“证人会”是一种与世隔绝的宗教组织,而父母强加给金豆的思维方式也有悖于社会常识。

另外天吾父亲的想法也不同于一般父母,天吾在每周日都必须跟随父亲去收缴收视费,这件事从他上幼儿园前一直持续到小学五年级。

对此,父亲给出了天吾从小丧母无人照顾,要让孩子看到父亲辛苦工作的样子以及带上孩子会更容易工作等种种理由。

正因为如此,天吾每周日都无法跟小伙伴一起玩耍,导致身边一个朋友也没有,这与青豆受父母所累而被同学欺负的经历如出一辙。

可见这二人的父母与团体及社会是一种对立的关系。

最终十岁的青豆脱离了“证人会”,深绘里与小翼也逃离了“先驱”组织。

起源于欧洲的基督教会及日本的檀家制度(日本江户时代,在全国所建立的将寺院与檀家的关系一律纳入管理的制度)在维护共同体关系方面极为重要,这也使得很多人想脱离教会或檀家制度而获得自身解放。

于是,就衍生出了“证人会”“先驱”与一般社会对立、孤立且封闭的特殊宗教组织。

村上春树在作品中列举出这种特殊父母及组织是在隐喻之前那种包含个体的亲子关系及组织已不复存在,即前现代世界中的父母、组织、社会整体及囊括整个自然界的一切。

正因如此村上春树在表现这种变化时采取了某种夸张手法,使其呈现出如讽刺画一般的效果。

可以说,青豆与母亲、天吾与父亲之间的这种扭曲关系,就是亲子关系宗教化的产物。

在当代,激进宗教组织经常被人提及,这也象征着前现代式组织有效性的丧失。于是,对此现状不满的人就会寻求依附某个宗教组织。

《1Q84》中描写了特殊的亲子关系、组织以及个体寻求自我解放的现代意识,换而言之这些内容已属“过去式”,或许这其中也隐含着作家的怀旧情绪。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当村上春树遇见荣格|用心理学解析故事背后的智慧与力量(十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gleo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