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性格在个体出生时就已经确定,但在童年期,人脑具有很强的可塑性,童年经验可以从积极的方向改变个体的人脑特点。
比如,刚出生是经常哭闹的婴儿可能是右前额叶活跃度较高的群体,有人针对这个群体做了一个小实验,假如在婴儿稍微出现不安时,父母并不急于抱起婴儿,立刻缓解婴儿的情绪,那么婴儿就会逐渐学会自我调节。
到了两岁的时候,从前胆小的幼儿在看到陌生人皱眉头,或被实验人员用血压环套住手臂时,就不再那么容易被吓哭了。
同样的,沐浴在爱和关怀下的孩子,要比童年经受过暴力、经受过精神折磨的孩子拥有更好的大脑塑造机会,有些胆小的孩子会变得大胆,悲观的性格会得到改善。
他们本身就拥有细腻的心思,于是很可能在外界引导下,重塑大脑,变得善于合作、富有同理心、愿意付出和分享、体贴周到、有能力发展亲密的友情,很可能表现出具有社交竞争力的特质。
大脑终其一生都保持着可塑性,虽然改变程度远不如童年期和青春期那样显著。所以,只要我们愿意,性格就是可以被改变的,所谓的性格决定的命运,其实决定者不是性格,而是你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