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 沐海 | 保湿相关笔记

作者: bd08b1ac2835 | 来源:发表于2019-05-07 21:25 被阅读3次

正常人身体70%都是水,表皮水分含量为10%~30%,抵于10%严重干燥。

一、肌肤缺水后果

角质层干燥、起屑、脱落、干裂,角化加速;

透明度降低、粗糙

更容易受到刺激或侵袭,过敏概率升高;

老化加快。

二、皮肤自身保湿原理

真皮层为水源细胞间脂质涵养大量水,缺乏细胞间脂质,则涵水能力下降;

表明细胞间的水溶性保湿成分,把真皮层水吸出来滋养表皮(角质层);

离真皮越近,含水量越高,反着越低,呈“金字塔”,抗氧化剂也一样。

三、什么会降低皮肤保湿能力?

环境过于干燥或皮肤屏障受损,造成失水速度加快,角质层含水量降低。

当皮肤自身保湿能力不足,则需要使用保湿护肤品(通常是乳、霜)。

保湿的基本起点,维持和保护皮肤屏障功能

过分使用下列方法可能削弱皮肤屏障能力、降低皮肤保湿能力:

1、过多去除皮肤天然油脂

用太热的水;

用清洁力过强的洁面产品(尤其是皂基);

用过于强烈的清洁方法(磨砂、化妆棉或海绵清洁);

经常性卸妆。

2、过于频繁地洗脸

每天洗脸超过3次;

每次都非常用力清洁;

混合型肌肤的V区不轻柔对待。

3、去角质过度

频繁使用较高浓度水杨酸和果酸,导致角质层变薄。

4、敷面膜过多

每天敷面膜;

每次敷面膜时间超过20分钟;

敷面膜过夜。

四、什么是经表皮失水率(TEWL)

指经过表皮,在单位时间内流失水分的速度

TEWL越高,表示单位时间内流失的水分越多,皮肤保湿能力越弱。

五、什么是天然保湿因子(NMF)

由皮肤自身产生的一些氨基酸残基、无机盐等组成的具有吸水作用的复合水溶性物质

NMF能在角质层中与水结合,并通过调节、贮存水分达到保持角质细胞间含水量的作用,使皮肤自然呈现水润状态。

过度清洁会使NMF流失,自身保湿能力下降。

六、表皮细胞间质

填充表皮细胞与细胞之间空隙的物质,在角质层由脂肪酸、鞘胺醇、胆固醇以固定的比例、精密结构组成。

具有极佳保湿效果,可防止水分流失。

过度清洁、表皮损伤会使细胞间质流失,恶化皮肤细胞生存环境,保湿力下降。

七、保湿最重要的四个诀窍

1、做得保湿

最大可能保护皮肤,让其发挥自身保湿能力。

不损伤皮肤、不过度清洁皮肤,保护真皮和表皮的健康和活力,保证其本身的涵水能力。

2、涂得保湿

常用成分:好的保湿产品应该含一定保湿剂(吸湿剂)、油分(封闭剂)和润肤剂,或者上述类型成分彼此配合达到综合保湿效果。

新趋势是使用仿生剂:角质细胞间脂质的补充和完善,以及皮肤细胞的激活。

许多品牌选用皮肤本身需要、具有生化活性成分,通过模拟细胞间质来增加皮肤保湿能力,例如:神经酰胺、胆固醇、鞘脂类等(一般比较贵)。

一些外涂的非保湿剂:能改善真皮层状态而使肌肤保湿水润,例如:维生素C及其衍生物、硫辛酸、羟脯氨酸、全大豆提取物、胶原蛋白肽、当归提取物等具有抗氧化作用的植物提取物。

产品类型:保湿水、保湿精华、保湿乳或霜。

3、吃得保湿

补充胶原蛋白,可提升真皮层涵水能力,近年来较多临床实验证明这一效果(包括一些随机对照实验);

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E,可减少胶原蛋白损失或促进胶原蛋白合成;

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尤其是山药、木耳、银耳等中医所云的补阴生津食物。

4、活得保湿

改善环境湿度:干燥冬天、寒冷有暖气的北方室内,使用加湿器;电脑前放打湿毛巾、吸水海绵;室内种植大叶绿色植物,增加湿度。

少熬夜:中医传统医学认为熬夜“伤阴”,导致体液消耗,会导致皮肤干燥无光,嘴唇焦裂。

避风吹:冬天和大风天出门戴口罩,一是因为亚洲人皮肤较敏感,二是因为空气流动速度越改,水分流失也越快。戴口罩可有效降低面部水分在风中流失速度。

防晒:避免表皮异常增厚,减少紫外线对真皮层胶原蛋白损伤。

八、保湿护肤品常用几类成分

1、吸湿剂

甘油(丙三醇)、透明质酸钠、丁二醇、丙二醇银耳提取物等,多为醇类、多糖类。

作用:帮助将真皮层水分吸至表皮层,在空气湿度大的情况下也可以将空气中水分吸到皮肤上。

2、封闭剂

凡士林、矿物油(液体石蜡)、各种植物油,主要是脂类。

作用:形成油膜,减少水分蒸发。

封闭能力对比:凡士林 > 轻质矿物油 > 植物油、合成酯等

3、润肤剂

羊毛脂、硅油类、一些酯和醇等(有些也有吸湿或封闭作用)。

作用:使肌肤平滑、柔润。

九、皮肤水分测试仪测试技巧

1、一般选择上臂内侧的健康皮肤做试验,将性质相同一块皮肤区域分为2块,一块涂抹保湿产品,一块不涂抹;

2、在一块测试区域只能涂一样产品;

3、分别在30分钟、1小时、2小时、4小时、6小时、8小时测试皮肤含水量;

4、先测试未涂区域,再测试涂抹区域,每个地方至少测试2次,取平均值为结果;

5、一般年轻人角质层含水量应在25%以上,30%左右最理想。

6、想测试有没有长期改善,可连续测试,每周测试一次数据,最后一次测试前不涂抹任何产品,看未使用产品是否有改善。

Tips:市面上小型水分测试笔误差较大,结果仅供参考。不过一般主管感受与专业水分测试仪、TEWL计测试的数据一致性比较高,可以按自我感觉挑选。

十、面膜能保湿吗?

面膜使用后短时间内会被洗去,大部分面膜所含油分较少,所以补水效果好,但保湿能力偏弱,不宜依赖面膜保湿,应当配合使用霜、乳类等保湿产品。

十一、大分子和小分子保湿剂有什么不同?

大分子与小分子不是严格的标准概念。

大分子:通常指分子量在5000或10000以上的物质。

常用大分子保湿成分包括:高分子量的透明质酸钠、胶原蛋白、银耳多糖或其他黏多糖、聚谷氨酸(PGA)、硫酸软骨素、一些纤维素和天然胶体等。

最常用的是透明质酸钠(Na-HA)。

优点:含较多亲水基,可与大量的水结合,发挥吸湿、保湿作用。

缺点:因为分子量大,所以较黏稠,具有成膜性,渗透性会比较弱。成膜性会对分布在其中的其他物质形成阻滞,不容易穿透,会阻碍其他养分被皮肤吸收。

不过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大分子透明质酸钠、胶原蛋白也可被吸收(存疑,需确认)。

黏稠的大分子成分更适合制作乳霜类产品,也更适合在精华液之后使用,发挥保湿、缓释作用。

小分子保湿剂:各种多元醇(甘油、丙二醇、丁二醇等)、吡咯烷酮羟酸钠(PCA-Na)、维生素B5(泛醇)、神经酰胺、乳酸钠等。

分子量较小,渗透性更强,不那么黏稠。

其中神经酰胺和维生素B5具有重要的生理活性,容易渗透到细胞间发挥保湿作用,PCA-Na、乳酸钠等则本来就是人体天然保湿因子(NMF)组成部分。

实际应用:

大、小分子保湿剂配合使用,达到更好保湿效果。

比如透明质酸钠与甘油配合,比单一透明质酸的保湿效果更佳,一般品牌不大会使用单一大分子或小分子保湿剂。(宣传时会重点突出某一个)

十二、直达真皮补水的宣传可信吗?

真皮含水量大于70%,来源是饮入的水,紧紧靠每天涂抹约1.4ml保湿产品,无法满足真皮需要。

表皮结构致密,想要渗入真皮层并不容易,快速渗透到“直达”地步,一定会造成明显刺激。

所以保湿剂没有通过皮肤吸收大量进入真皮层的必要。

真正缺水的一般是表皮,因此补水和保湿重点应当是维护表皮层含水量:拥有充足的表皮细胞间质、含水量适中的角质层、保持表皮完整健康、防止龟裂、防止真皮水分流失过快,并达到理想保湿目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72 | 沐海 | 保湿相关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iluo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