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艺术之家绘画中国传统文化
实诚在胸臆,意奋而笔纵 王家训这样写出他的画

实诚在胸臆,意奋而笔纵 王家训这样写出他的画

作者: 正广文化 | 来源:发表于2019-03-16 10:53 被阅读4次

“挥纤毫之笔,则万类由心。”

中国画立于意,思于心,得其真,强调画家的主观情绪在审美意识中的主导作用。

王家训的中国画讲“意”气,尚情趣,立意高,笔情墨趣,皆是其内在情感的迸发。

他凭借自己的才能,到生活中体验人生,认识人生,从而使自己的情思化为“意”。

其品格、胸襟、气质、素养、情感熔铸于现实,丰富了“意”的内涵。

他以书法用笔,在写“意”的过程中强调了语言的动态精神,显得逸气飞扬,满纸神采。

这种神采里有中国文化精神中的优雅与平和,在审美的自我观照中频频回首自己的文化。有“春风得意马蹄急”的痛快淋漓,也有“清泉石上流”的轻言细语。

王家训的人物画从不为“写”而写。

“写”出真情实意,是王家训笔法运用的情志所在,是其形式语言的初衷。在“写”的转动中,化出了诸多内在的节奏和韵律。

在情绪的引导下自然地运用笔墨变化中的不同线型,加上水墨形态的断续、对叠、旋转、倾斜、交错来达到丰富的视觉语言效果。

写出了自我欲望、文化定位和情绪收放……这直接观照到画家的精神本质、人的品格骨相。

也就是说,王家训通过“写”来传情、移情于视觉之中,将实有的情思放置到画面上去,成为其国画作品的一大优势。

王家训不为形象的客观限制所累,与对象保持基本的形似与真实,在“似”与“不似”之间找到一种契合,从而“随心所欲而不逾矩”,以真实情态的抒发为上,自由自在,坦率真诚,写出了风骨、格调和意境。

从这一层意义上看,王家训写出的视觉形态,必然是真情实感、不虚伪做作的。

古人言“画如其人”,就是这个意思。

相关文章

  • 实诚在胸臆,意奋而笔纵 王家训这样写出他的画

    “挥纤毫之笔,则万类由心。” 中国画立于意,思于心,得其真,强调画家的主观情绪在审美意识中的主导作用。 王家训的中...

  • 《黄土地》拍摄阐述

    立 意 大凡作一件事,必有立意,或称构思。 古人有语:“…… 故善画者,必意在笔先。宁可意到而笔不到,不可笔到而意...

  • 笔到形到意足 王家训人物画写生,在平淡中写出不凡

    优秀的中国人物画作品背后,需要大量的创作素材。 王家训的中国画创作素材是通过写生来收集的,他以现实中鲜活的对象为媒...

  • 诗情画意意欲难,深锁离殇殇流年

    诗如神韵笔点睛,情似浮云意难解。 画譬佳人妆浓艳,意若蛟龙天际游。 ——题记 流年的笔,在...

  • 与未来书

    纵无经天纬地之才,亦不失少年凌云之志。是故人以壮志而奋学,奋学而博知,博知而诸解,诸解而豁达,豁达而术精。观之外,...

  • 纵意

    纵意高楼摘北斗, 逸兴深海抚龙头, 发达驰骋广原上, 困窘修身守尺丘。 岁月无痕秋水远, 红颜有梦荡春舟, 醒来方...

  • 王羲之《兰亭序》“不能(喻之于怀)”二字临析

    不:先由轻到重地向右下方行笔,再向左上方行笔,写出横画。在横画终端,逆时针绕笔向下,写出撇话。竖画从横画和撇画形成...

  • 情▪画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笔起而未落,问归何处。明线暗线,情深自乱,如何拿捏浓淡?画难情更难,泪意阑珊,一笔一画如...

  • 随笔

    拾上九万里 俯听人间戏 纵笔绘浮生 东风知我意

  • 《寒露》六绝

    枫林尽染秋色,蓼岸才闻雁声。 玉露平添冷意,游人纵笔舒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实诚在胸臆,意奋而笔纵 王家训这样写出他的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irjmqtx.html